私企替縣財政貸款,懸案六年未解

通過這種模式,三善公司共為縣財政局融資1.9億。

“縣財政局篩選的企業都是在業務方面有求于縣財政局?!崩缇砣氪税傅膬杉移髽I,都會承建政府工程,工程款需要從縣財政局結算。

財政、國資的錢被官員打通使用,借道企業,拿存單去銀行質押,存在納稅人受損或社保資金受損的可能。

發自:江蘇沭陽

責任編輯:張玥

六年前,江蘇三善建設有限公司(后稱三善公司)被法院判決敗訴,但奇怪的是,凍結的2500萬工程款一直沒被執行。

此案涉及一筆江蘇省宿遷市沐陽縣的財政資金糾紛,由此揭開當地財政資金情況的冰山一角。

近日,仍懸在半空的三善公司向南方周末記者提供了一份問詢筆錄,其中顯示:2009-2014年間為了開發沭陽南城,縣財政局曾讓私營企業幫縣財政向銀行貸款。

這是2014年11月13日,淮安市清浦區人民檢察院對時任沭陽縣財政局黨組成員殷正光的詢問筆錄。三善公司是幫縣財政貸款的企業之一,因與縣財政局發生糾紛,三善公司持續反映問題,在檢察院調查中形成了這份筆錄。

三善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是沭陽縣唯一具備一級建造資質的公司。

該筆錄在三善公司申請再審時,其真實性也經過了江蘇省高院質證。

筆錄中殷正光交代,沭陽縣的具體操作方式是:在縣里篩選有實力的企業作為融資平臺,以企業名義向銀行貸款,縣財政局提供擔?;蛸|押,貸款資金到企業賬戶后,由企業再轉入縣財政局國庫科,同時縣財政局向企業做出承擔還款責任的承諾書。

三善公司負責人對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參與融資的有二十幾家公司,其中有一筆貸款竟意外被企業截流自用。

就這種操作方式,南方周末記者采訪了多位財政領域專家及財政部門官員,他們無一例外地認為這屬于違規行為。

作為當年的“融資”企業之一,三善公司拿出了七份承諾函,其中五份由縣財政局出具,其他兩份來自當地國有企業。

蓋有縣財政局紅章的承諾書寫道,“該筆資金由我局使用,本金和利息由我局負責償還與貴公司無關”。三善公司相關負責人解釋,這些錢都是由財政存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