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南文昌到浦東川沙,從韓教準到宋耀如

從文昌出發,在北美成長,再回到川沙,投身實業,一步一個腳印地默默支持革命事業,推動祖國進步,這就是宋耀如鮮為人知的一生。

在他身后,一切皆成歷史。

責任編輯:楊嘉敏

2020年11月24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并于12月17日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順利著陸,帶回了月壤樣本。

我國有酒泉、西昌、太原、文昌四大衛星發射中心,衛星發射場的共性是選址于地廣人稀之地,蓋出于安全考慮。文昌發射中心也不例外,周圍是緩坡丘陵,村落稀疏。從發射場門前的360國道向西北方向沿316省道行駛約15公里就可以到達宋氏祖居,那是海上聞人宋耀如出生的村子。

海南文昌宋氏祖居 (王在田/圖)

走出文昌

宋氏祖居面積不大,是文昌傳統的兩進單橫屋,共有兩間正屋,三間橫屋,用本地青磚砌墻,灰漿抹縫,十分樸素,門楣上是鄧小平題寫的“宋氏祖居”四個金字。

雖然如今稱作“宋氏祖居”,其實此地應該叫“韓氏祖居”?!绊n”是北宋名臣韓琦那一支,其曾孫韓仿冑(南宋權臣韓侂冑的兄長)在韶州(今廣東韶關)當通判,因而遷至嶺南;五世孫韓顯卿在廉州(今廣西合浦)任知州,退休后于南宋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舉家渡海遷往海南文昌,成為海南韓氏一世始祖,如今文昌老縣城文城鎮孔廟旁尚有韓氏宗祠(靖康韓公館)。

韓顯卿的二十世孫中有一支遷徙到了今天“宋氏祖居”所在的昌灑鎮古路園村,其下一代是兄弟二人,兄長韓鴻翼,弟弟韓鵬翼,因此韓氏祖居建了兩間正屋。宋耀如就是韓鴻翼的次子,原名韓教準——他這一輩是“準”字輩,名字首字皆含折文:哥哥叫韓政準、弟弟叫韓致準。

韓教準生于1864年,正是中國政治腐敗、內戰方殷、邊患迭起、外敵環伺的變亂時代,而位于海南島迎風面的文昌則颶風、洪水、蝗災、瘟疫頻乃。韓鴻翼家道中落,僅剩一畝二分地,完全不足以糊口,只得交給妻子耕種,本人外出打工貼補家用,生活十分貧苦,后來把小兒子韓致準留在家中,兩個大兒子陸續送往海外打工,當時稱做“過番”。

此處便要提及文昌的海運之利,造就了文昌“華僑之鄉”稱號。在海南漁民中,文昌人最早遠赴南沙群島捕魚,后來瓊海漁民也跟隨出海,學會了航路。這兩地漁民將南海變成了我國內海,瓊海人深耕漁業,瓊海潭門鎮成為海南漁業基地,而文昌人則繼續南下,抵達東南亞諸國。在東南亞說到海南華僑,指的幾乎都是文昌人;看到海南會館,即可視為文昌會館;就連新加坡的“國菜”海南雞飯,其源頭便是文昌雞飯,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梁淑怡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