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的網課,躍升的教育

責任編輯:陳淼

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深入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已成必然。

對教育者而言,各種力量博弈的過程中,不變的是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地實現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滿足每個主體終身學習的人生目標。

1月6日,石家莊在全市范圍內全面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圖/新華社)

河北、山西、天津……進入冬季以來,全國多地陸續出現零散的疫情反復現象,防控的密網不斷被收緊。面對最為敏感的校園疫情防線,各地市教委緊急暫停線下教學,并發布提前放假通知,部分地區寒假長達兩個月。由此,在線教育再次被關注。

經歷過2020“全民網課元年”,人們已然體會到技術為教育賦能所帶來的便利。從“可選”到“必選”,網課的發展也意味著一種學習觀的變化。重新審視學習的方式、內容和意義,才能讓網課真正“為我所用”,融入生活,成為一種新的工具。

“課”海戰術,出局

“又要上網課了嗎?”收到最新發布的北京中小學生放寒假時間,海淀媽媽慧文強迫自己深吸一口氣,努力調整自己進入備戰模式——神獸即將“歸籠”,比原計劃整整提前了兩周。

2020年初的“超長假期”仿佛就在昨天,慧文記得自己曾在照鏡子時反復查看發絲顏色,擔心自己和孩子“互相折磨到白頭”。在此之前,她眼中的兒子和其他同齡小男孩一樣,“學習上有點粗心”,但性格是個不折不扣的小暖男。宅家上網課后,她才發現“自己以為的”與事實之間的百倍差距。

雖然不用趕校車,她早晨依然得叫娃起床千百遍,往往在視頻課程開始前才能卸任“人形鬧鐘”。而課程還沒放5分鐘,孩子就開始零食、本子兩手抓,眼睛盯著屏幕,心思卻明顯收不住。

更讓慧文頭疼的是,按時提交的作業,大多都會被老師打回來,因為字跡不夠工整、錯題太過基礎而“返工”??粗豪锉槐頁P的“別人家孩子的作業”,慧文會不自覺地產生“比較”,更多的是焦慮?!拔液退职肿x書都不錯,教出的孩子要是還不如自己,以后在社會上怎么生活”,慧文夫婦雙雙985畢業,對孩子的教育目標瞄準了小升初沖擊“六小強”,一旦孩子學習有些微落后,她就有階層滑落的擔憂,教育不僅事關孩子未來,也等同于整個家庭的命運。

作為疫情期間的唯一選擇,網課在慧文和孩子眼里并不陌生。早在2018年,一門線下課程的老師轉為上網課,慧文和孩子也跟著去聽了一段時間,但總感覺“拿起電腦、平板,就跟學習無關?!?/p>

(圖/新華社) 

被全民網課浪潮裹挾向前,慧文媽媽一腳陷入了“多買多試”的泥潭,分別報了學而思、猿輔導和作業幫,又以“培養興趣愛好”之名,把編程貓也塞進了孩子的學習日程表。她試圖用這種“課”海戰術,使孩子快速適應網課,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對孩子而言,每一次試聽都有時間成本,在線教育市場雖然火熱,但課程、師資良莠不齊,幾番嘗試下來,課沒選定,人已經疲倦了。

慧文想在這次“陪讀”的寒假里爭取“苦中作樂”,前提是理性篩選:不跟風,不盲從,針對自己孩子的興趣、性格和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課程及老師。為此,她把市面上的K12課程全部列進表格里,做了一份詳細的攻略,最終僅為孩子保留了猿輔導。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花心思挑選的網課可以對孩子學習起到正向激勵的作用。 

從自由到自覺

相比2020年初的居家上網課,再次面對寒假期間的網課學習,韓未覺得自己從百米賽跑的起點,站到了沖刺點。

畢竟,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已經從幾乎與網絕緣的“小鎮做題家”進化成為了“網課達人”,對于自主學習,再也沒有了茫然失措的無力感。

“實話說,去年寒假的時候很焦慮”,正處在高二下學期,馬上要升入高三的關鍵階段,韓未覺得自己的家庭氛圍都變了,父母輪番找自己談話,也已經請好了線下一對一輔導的家教。盡管自己所上的蘭州一中并非當地重點,但父母對于韓未沖擊大學本科給予了厚望,相信“學習改變命運”。

忽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上課的節奏和安排,學校復課尚未展開,除了日常用猿題庫刷題外,韓未開始嘗試自己報名線上大班課,緩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改變隨之而來,韓未發現網課遠比自己之前認知的有效率得多,“我的每一個學習行為在課堂里面都會得到及時反饋”。以前在線下的小班課上,雖然是強反饋的真人教學,但韓未生性內向,不敢和老師充分互動,而隔著屏幕,韓未感到一種毫無包袱的輕松和自由,不怕臉紅、敢于提問。

“我能夠知道自己答對了沒有,在同年級學生中的水平如何”這給了韓未很強的動力,積極查漏補缺??陀^上,教育資源分布存在地域差異,而韓未通過大數據給出的答題正確率和排名情況,重新認識了自己的“競爭力”。 

“網課給我了自由,也提升了我的學習效率“。在韓未看來,在線學習讓他可以自主安排復習計劃,同時拓寬了溝通的路徑。今年寒假,他為自己提前報好了名師大家課,希望自己能借助網線,看到更大的世界。

抹掉知識的邊界

“從魔幻到確幸”,回首2020年,張媗給出了這樣的關鍵詞。

作為第一批高考的00后,從年初的疫情封校到高考延期,他們十八歲的成人之路上經歷了太多,網課更是學習生涯里一個繞不開的課題。

被通知居家上課后,張媗在高三時期的復習計劃不得不全面轉為線上。早晚簽到打卡,直播平臺聽課,隔著屏幕向老師提問的備考模式中,她對在線教育的使用越來越熟練。以前錯題需要抄在本子上,上網課后,張媗把筆記也轉為電子版,翻閱起來更順手了。

河北一名學生在家中通過網課學習(圖/新華社)

順利開啟大學生活后,駕輕就熟的網課體驗,讓張媗多了份充實感。結合專業與興趣,她像“追劇”般,發現喜歡的老師,就點進課程主頁聽網課。而伴隨豐富的社會實踐,她不再把“績點”作為高懸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愿意多做新嘗試,享受“非功利”的快樂。

在張媗看來,在線教育代表著一種新的生產力。網課支持回放、倍速等功能,能讓她根據自身的學習進度個性化調整。同時,豐富的教學資料都可以分門別類地加以整理,自己隨時可以記筆記、寫心得,還可以與同學在云上討論與共享這些學習資料,碰撞出更多的思維火花。

“我們這一代人是線上教育的初生代,也是創造者”,這個提前到來的寒假,張媗重新反思學習的邊界: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而散落在任何地方,高效地汲取有價值的內容并進行內化才是學習的根本意義。幾何級的在線教育資源讓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而學習的本質就是終身學習。

2020年11月,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劉瑜在《不確定的時代,教育的價值》主題演講中談到,自己的女兒“正在勢不可擋地成為一個普通人”。同樣是在11月,普通人丁真因一段微笑視頻爆紅,有網友贊稱“一看就是一雙沒有經歷過學而思和奧數的眼睛”。

后疫情時代,在線教育深入發展和大規模應用已成必然。孩子愈發關注自己在網課學習過程中的體驗和收獲,家長也更加理智地幫助孩子選擇學習成長的路徑。而對教育者而言,各種力量博弈的過程中,不變的是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進一步地實現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滿足每個主體終身學習的人生目標。

你是正在上網課的學子嗎?

趨勢之下,你的學習方式和心態是否也發生了改變?

你是家中有孩子使用網課的家長嗎?

網課對你們產生了哪些實實在在的影響?

歡迎掃描二維碼,進入K12網課調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