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農村污水處理最吃力不討好”

海南瓊中,總投資額高達13億的PPP環保項目一度被寄予厚望,曾入選財政部認定的第三批國家級示范PPP項目。但在“蜜月期”之后,已建項目未驗收,其他項目建設未完成,運營費用捉襟見肘,政企合作可能宣告流產。

在琳瑯滿目的PPP項目中,“做農村污水處理最吃力不討好,因為既不是使用者付費型,政府方面也沒有剛性支出的需求”。

農村污水項目的通病是,啟動前的基礎條件不清晰,導致建設需求模糊,監管力度和管理模式沒有統一明確的規定,從而帶來了很多后期扯皮的問題。

(本文首發于2021年01月07日《南方周末》)

發自:海南瓊中

責任編輯:汪韜

鑫三源建設的農村污水處理點非常好辨認,白色的柵欄圍起來一塊地,占地約七十平方米,里面有一棟白色小房子,用來放置相關設施。 (南方周末記者 黃思卓/圖)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地處海南省中部,是南渡江、昌化江和萬泉河三大河流的發源地,具有“海南之心”的美譽。

2015年之前,這顆生機勃勃的“心臟”,僅在縣城有一座超負荷運行的自來水廠,一座只能服務3萬人、污水處理率不足60%的污水處理廠,而縣里的淀粉廠一開工,排出的工業廢水就會影響設備正常運行。散落在山間田野的大部分鄉鎮和農村,缺乏完整的污水處理系統,污水直排更是普遍現象。

為解污水難題,2015年瓊中發起“富美鄉村水環境治理”PPP項目。政企聯手成立一家公司,預備在3年建設期內建設6個鄉鎮供水廠,14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和544個富美鄉村人工濕地,即分散式農村污水處理站。

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模式。在瓊中縣的PPP項目里,根據合同,政府方出資500萬,社會資本方由上海三乘三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出資4500萬,雙方各占10%、90%股份,成立了新公司建設運營項目。

這個總投資額高達13億的環保項目一度被寄予厚望,曾入選財政部認定的第三批國家級示范PPP項目,全省多個縣市前來考察,被媒體廣泛報道。

但時至今日,當地投入運營的農村污水處理站只有三百余個,僅完成一半多,且沒有一個得到當地政府的正式驗收,合同中的城鎮污水廠和供水廠尚未建成運營。

目前,合作企業焦頭爛額,地方政府已經有終止合作的意向,昔日示范項目或將宣告流產。五年來,全國PPP項目潮起又潮落,瓊中項目正是農村污水難治理的縮影。

“蜜月期”

如果將這次政企合作視為一場姻緣,項目開始的前三年,被王鐘靈稱為“蜜月期”。

王鐘靈是上海三乘三備環保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也是政企聯手成立的新公司——瓊中鑫三源水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簡稱鑫三源)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

作為化工專業的博士,他在2005年就做過污水處理廠的項目,有多年環境工程經驗。動起做農村污水治理的念頭,是因為2014年,他看到江蘇改善農村衛生條件的“廁改”新聞。

他將目光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