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遭遇暴力沖擊!政治亂象為何愈演愈烈?
新華社華盛頓1月6日電(記者徐劍梅孫丁鄧仙來)美國首都華盛頓6日下午發生美國政治史上罕見一幕。大批示威者闖入國會大廈,正在舉行的認證大選結果的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被迫中斷。目前,據報道已有4人在國會暴力事件中死亡,另有多人受傷。
這些拒絕接受總統選舉結果的示威者越過警戒線,翻越國會大廈圍墻,打碎窗戶,與警察混戰。相關視頻畫面迅速傳播到全球,讓世界再次目睹美國政治亂象。美媒稱,這是美國現代史上權力移交第一次“在華盛頓權力走廊內演變成一場實體對抗”,“暴力、混亂和破壞,動搖了美國民主的核心”,美國“政治體系可能已經受到永久損害”。
突發騷亂
從5日起,上萬名美國右翼選民在總統特朗普號召下,從各州趕赴華盛頓。6日,這些人在白宮外舉行“拯救美國”示威集會。特朗普在集會上講話,拒絕承認敗選,宣稱選舉“被偷竊”,被“操縱”,自己將“永不放棄、永不認輸”,并痛斥不支持他的“軟弱的共和黨人太多了”,敦促示威者游行到國會大廈。
隨后,數百名示威者沖入國會大廈,與警察發生激烈肢體沖突。當時,參眾兩院正根據憲法規定召開聯席會議,在副總統彭斯以參議院議長身份主持下,統計并認證各州選舉人團計票結果。這是美國總統選舉的最后一步程序,以往只是“走過場”,這次卻遭到示威者沖擊。事件發生后,彭斯被緊急護送離開會場,五角大樓急調國民警衛隊增援,華盛頓特區和五角大樓所在的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相繼宣布宵禁。
面對混亂局面,當選總統拜登發表電視講話,呼吁特朗普捍衛憲法,站出來“結束(其支持者對國會的)包圍”。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布簡短視頻,重申“選舉被偷竊”的說法,同時呼吁示威者“回家”。當晚,社交媒體推特宣布凍結特朗普賬號12小時。
在經歷數小時的混亂后,國會6日晚重新開始統計并認證選舉人團計票結果。由于部分共和黨籍議員對一些州選舉結果提出反對意見,相關辯論和表決預計將持續數小時,但輿論普遍認為結果不存在懸念,拜登將被國會正式確認當選美國第46任總統。
政治亂象
根據公開聲明,占眾議院共和黨人約三分之二的至少140名共和黨籍眾議員和占參議院共和黨人近四分之一的至少12名共和黨籍參議員,將支持特朗普試圖推翻總統選舉結果的努力,人數之多超乎美國朝野許多人士意料。但6日在華盛頓集會現場,特朗普之子小唐納德·特朗普仍然批評國會共和黨人做得不夠。他說:“這次集會應該向他們傳遞一個信息:這不再是他們的共和黨,這是唐納德·特朗普的共和黨?!?/p>
此前,由于缺乏證據支持,特朗普及其支持者發起的約60起選舉訴訟都被駁回或撤銷。為何仍有如此多共和黨人支持特朗普推翻選舉結果的努力?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這相當程度上與近年來美國兩黨政治的極化環境存在密切關聯。黨爭越來越白熱化,社交媒體“回音壁”效應越來越強,使得“信息繭房”不斷被加固。再加上許多政客為了自身利益而不顧事實真相,媒體報道又往往一邊倒,導致美國社會互信持續削弱。
6日國會對選舉結果的認證本該為這次總統選舉畫上句號,卻不料成為美國分裂的又一個波峰。
針對國會遭沖擊一事,拜登在電視講話中呼吁“重建一種解決問題、守望相助、而不是煽動仇恨和混亂的政治”。但這一事件恰恰凸顯了拜登上臺后將面臨的嚴峻現實:美國不僅受到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的嚴重沖擊,還將在政治和社會層面繼續撕裂。正如美國作家本·希恩說:國會遭沖擊事件表明,美國有大量“重建工作”要做。
網絡編輯:解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