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教育領域熱點事件盤點:“特殊的年份,特殊的變革”
責任編輯:吳筱羽
解讀者
張力: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張志勇: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執行院長
張端鴻: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學校長
中小學生、家長以及一線教師
教育部相關人士
新年伊始,當我們回顧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教育時發現,大事頻發的這一年,中國教育受影響甚深、甚廣。
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教育形態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成千上萬的學生、老師不得不通過一塊屏幕交流、學習。高考也受此影響延期。為了緩解就業壓力,教育部特開計劃之外的研究生擴招先河,規模直逼十九萬。為了讓“出不了國”的學生有書讀,此前備受爭議的中外合作大學打開校門接納擴招……
2020年是特殊的年份,教育領域的各種改革和變化也很特殊——或被動或主動打破了不少此前固有格局,新興力量的改革已經在踐行。
南方周末記者梳理2020年度教育領域熱點事件,以此為這個特殊年份中國教育的特例打上印記,并邀請相關專業人士進行解讀。
在線教育生態變化
在線教育成為2020年上半年教育的“主旋律”。學校里,師生被迫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行業里,可謂“冰火兩重天”。從2020年初疫情暴發在線教育機構瘋狂擴張、疫情緩解入主公立學校,到年末一部分機構跑路、倒閉,呈現出兩個極端。
解讀:
不可否認的是,2020年,在線教育這種形式正在重塑教育生態。
疫情暴發后,教育部發布通知,學校開學后“停課不停學”。許多一線教師向南方周末記者訴說第一次“直播上課”的經歷,隔著屏幕和學生的互動不夠及時,常常讓他們心焦。在家辦公的家長則成了“陪讀”兼“課后輔導”。不少學校整個春季學期都在線上教學中度過。
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在線教學。103萬教師在線開出了107萬門課程,合計1226萬門次課程,其中既包括理論課,也包括實驗課;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
另一方面,在線教育機構一邊獲得蓬勃發展的機遇,一邊因擴張和競爭抬高了自身的獲客成本。下一步,如何走得更長遠是他們要解決的難題,進軍公立學??雌饋硎且粭l路徑,然而并非易事。
但推進在線教育的發展是必然趨勢,有利于構建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建設“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學習型社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菲 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