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年人讓座反被嘲諷,倚老賣老應該接受嗎?
其實,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一直都有尊老愛幼的傳統。從史料追溯,尊老愛幼甚至早在原始社會就有。
(本文首發于2021年1月11日微信公眾號《南周知道》)
(在一處公交車的車站,等著上公交車的市民排起了長隊。IC photo/圖)
近日,有一則視頻被熱傳。公交車中,一位老人上車,前排的年輕小伙子主動站起來給老人讓座,只見視頻中的老人趕緊在座位上坐下,隨后便神色悠然地與年輕人聊天,“小伙子,你多大了,怎么還在坐公交呢?我兒子才二十多都已經買車了!”
好心讓座卻要被老人譏笑沒有買車?!現在的年輕人也太難了吧。雖然視頻中的小伙子以反諷的方式對老年人以有沒有車來判斷人的標準予以了回擊。但盡管如此,老年人依然神色自若地安坐在座位上,并沒有對自己的言語有任何的愧疚。
“倚老賣老”一直都在
顯然,倚老賣老的態度并不只是發生在這輛公交車上。據之前媒體報道,在武漢地鐵的車廂里,一老漢向一位中年婦女索要座位,被拒絕后,便開始用粗話辱罵,并在沒有得到座位后,對中年婦女上手就是一巴掌,直到被旁邊的人勸住離開才停歇。而其他諸如電梯中,由于超重而堵在門口不肯出電梯,甚至不肯讓出一點位置讓其他人出去的老人,也被很多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