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培 二次創業,踏浪而行 | 2020魅力人物

責任編輯:周建平

在年輕觀眾已成為電視劇主流收視群體、互聯網深刻影響行業和受眾的今天,如何找準市場、把握受眾喜好,又讓作品兼具藝術品質,成為所有創作者的難題。楊曉培以成功的制片履歷,展現了她對市場變幻的前瞻性和捕捉年輕觀眾審美的敏銳度。她的創作團隊也在堅守品質的基礎上,一次次為故事和人物注入更豐沛的文化內涵,用高信息度的劇情和緊貼時代的價值觀,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臨近年末,楊曉培的日程表被手頭的幾部作品完全瓜分,她幾乎找不到休息的空檔。由她擔任總制片人的電視劇《千古玦塵》已進入后期階段,她往返于北京、上海兩地,盯后期剪輯、配樂、特效……另一部她操盤的電視劇《且試天下》進入了項目開發階段,她又多線并進,在北京、上海、橫店三地周轉奔波,和導演尹濤一起參與演員的甄選、劇本討論以及服化道風格等核心環節的定調與把關。

頗具挑戰性的是,講述白玦與上古幾經生離死別虐戀的《千古玦塵》是她首次打造仙俠??;《且試天下》又是她首次嘗試古裝武俠劇。這不是楊曉培第一次跨界。2019年播出的電競題材標桿級電視劇《全職高手》正是由她一手操盤。此前,她是一位在古裝劇領域頗有建樹的制片人?!都拍胀ゴ河怼贰稉裉煊洝贰斗鰮u》……數部受到市場廣泛歡迎、在業內具有美譽度的古裝IP劇的制片一欄,都署著楊曉培的名字。跳出舒適圈,是楊曉培入行以來始終在做的事情。在遇到《擇天記》這一項目時,檸萌影業已在現實題材劇領域積累了較多的成功創作經驗和優勢,貿然邁入古裝玄幻領域需要承擔相當的風險。楊曉培卻決定接下這個挑戰,于是憑借《擇天記》成功進軍古裝玄幻劇領域。2016年,她受邀制作電競題材劇《全職高手》,則又跳脫了已成系統經驗的古裝劇方法論,在陌生類型里從技術到創作,重新摸索。從市場反饋和觀眾接受度看, 楊曉培無疑成功了:這部劇的男性觀眾比例超過六成,在虎撲社區的一項投票中,有超過67%的用戶看過該劇,其中75%的用戶表示“值得一看”。近年來,年輕觀眾已成為電視劇的主流收視群體,加之互聯網對行業和受眾口味的影響,如何找準市場、把握受眾喜好,又讓作品兼具藝術品質,成為所有創作者的難題。楊曉培以成功的制片履歷,展現了她對市場變幻的前瞻性和捕捉年輕觀眾審美的敏銳度。楊曉培留學歸來后曾進入體制內,卻在工作最穩定的時期毅然離開,成為檸萌影業合伙人、副總裁,一次次踏入影視浪潮的深水區。今年8月,她又做出新的職業抉擇,離開檸萌影業,創立西嘻影業。最近,楊曉培抽空看了張藝謀的新作《一秒鐘》。電影的取景地是她的家鄉敦煌。她愛看影視作品,除了國產影視作品外,韓日英美都有涉獵?!拔矣X得作為創作者,肯定要吸納好的內容,不光是刷片量,更多的還是要能接收、學習現在市面上優秀的同行作品,給予未來創作更多啟發?!?/span>“像這部電影的開頭,那種荒漠戈壁沙丘之下,人的孤獨感、無力感,甚至命運的無法自主,都通過張藝謀的鏡頭語言展現得淋漓盡致。我喜歡這部作品的另一個因素,是它在表達上的純粹、回歸本真??此破降?,也沒有太多音樂上的煽情,但你總是能聚焦在人物的行動軌跡上,被其深深的寓意和情感力量所打動?!睏顣耘嗾f。在她的帶領下,她的創作團隊也在堅守品質的基礎上,一次次為故事和人物注入更豐沛的文化內涵,用高信息度的劇情和緊貼時代的價值觀,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圖/受訪者提供

要打造區隔于既有市場類型、情感濃度厚重的作品

人物周刊:《千古玦塵》這一項目是你首次跨界參與仙俠劇,其題材或內核吸引你的地方在于?

楊曉培我認為《千古玦塵》吸引我的是它的故事,它具有的現代性情感關系也能引起觀眾共鳴?!肚Ч拧愤@個項目講述真神上古與白玦幾經生死、情深不負的愛情故事,他們之間的情感已經跳脫了“小情小愛”的敘事格局,肩負著“蒼生大義”的責任與大愛。在人物設定上,不論女主還是男主,都不是常見的“傻白甜”或“霸道總裁”“腹黑男”設定,更具有棱角。這些相對新鮮的元素,也是吸引我去開發項目的原因之一。

人物周刊:近年來市面上仙俠題材劇涌現,你帶領團隊、操盤項目時,會感受到很大壓力嗎?

楊曉培:仙俠題材確實是近幾年國產劇市場上的一大熱門:幾乎每個暑期都會有一兩部既有市場熱度又受到觀眾好評的作品。有這些珠玉在前,我想任何一個創作者都會有壓力。但我認為,這樣的壓力,或言動力,主要在于,我們希望在仙俠題材劇上做出一定的創新,觀眾的審美不斷迭代,創作者需要在敘事語境、表達形式上給觀眾一些新鮮感和刺激,因此我們這次操盤項目的目標,就是要做出一部區隔于既有市場類型、同時情感濃度厚重的仙戀劇。

以平視的方法,“潤物細無聲”地與年輕受眾對話

人物周刊:你在制片多部作品時都強調要提煉符合年輕人語境的主題,比如《擇天記》強化了原著中主角陳長生的成長和其“逆天改命”的過程,《扶搖》強調的則是“拳拳赤子心,錚錚女子力”。你對年輕人的審美喜好是如何判斷的?

楊曉培:一味地找當下最熱的年輕演員或愛豆,不等于就符合年輕人的喜好。一部作品,比起演員的熱度,我認為年輕觀眾更看重故事內核,以及人物設定、情感關系等是否具有當下性。通俗地說,你的內容能否打動他們?審美體系能否與他們可接受的審美邏輯相吻合?情感表達能否與他們的情感訴求相呼應?

對待年輕受眾應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在傳遞創作者的核心理念、進行價值引領的情況下,又做到匹配他們的情感需求。對我們的年輕受眾,一定要平視,而非高高在上地俯視。

就我個人了解,當下的年輕受眾,不論在就業抉擇還是個人情感上,都有很強的獨立自主意識。為何我們作品中主角的“逆天改命”、“勢均力敵的情感關系”能打動他們?原因在于這些人物呼應了他們當下的一些情感訴求。

人物周刊:從《寂寞空庭春欲晚》到《千古玦塵》,這些年行業內經歷了一輪IP熱潮。在眾多不乏擁躉的IP里,你怎樣判斷和選擇?如何看待IP這些年的潮起潮落,以及IP知名度對劇集的助力和網文體裁轉化為電視語言的難度?

楊曉培:雖然這些年IP紅火,甚至市場上出現過哄抬價格、哄搶IP的現象,但在IP的選擇上,我們沒有一味把IP的數據、熱度放在第一位,而是更看重IP是否有影視化的改編空間、是否價值導向正確、是否在故事內容和人物設定等層面打動人。

圍繞“IP”,行業里確實有不同的聲音。在我看來,IP本身沒有錯,它給創作者提供了豐富的取材空間,IP的受眾規模也能為影視化改編搭建一定的受眾基礎。當然,這些年市場上確實存在不尊重IP改編規律、一味榨取IP短期紅利、收割流量的現象?,F在,IP泡沫被擠破后,整個市場對待IP的態度越發理性,我們也看到市場上這幾年出現了不少兼具口碑和市場價值的IP改編作品。

IP改編,尤其是超級IP體量的改編,最大的難度、也是最為核心的創作點,就是要平衡好原著和改編。一些超級IP因為缺乏邏輯自洽的改編,導致原著用戶和普通用戶都無法滿意。至于如何平衡,以我的經驗而言,首先要尊重原著,如果對原著缺乏尊重和熱愛,如此的改編作品缺乏靈魂。其次是要保留原著的精髓,包括人物的精神內核和原著經典段落、經典臺詞等。最后,要進行合理化的刪減及二次加工,很多IP小說,尤其是那些經典、知名化的IP有宏大的世界觀架構,出場人物眾多,人物關系復雜,改編中必須在尊重原著粉絲的基礎上,照顧大眾的審美和觀劇喜好。比如在世界觀層面,就要盡量做到化繁為簡,通俗易懂。

人物周刊:你通過什么方式了解行業動態、市場與觀眾口味變化?你作品的觀眾畫像是怎樣的,他們的審美有什么共性嗎?互聯網帶來的用戶行為和偏好(比如觀看視頻的多屏化、倍速化、碎片化),是否也反向影響了影視劇的創作上游?

楊曉培:我了解行業、市場與觀眾的方式主要有以下渠道:同行之間的信息交流,尤其是經驗的分享;團隊成員會對市場上的優秀案例展開討論與交流;密切關注并搜集行業報道、頭條熱點等信息,及時了解用戶喜好、用戶行為趨勢等;深度地與平臺定期溝通、交流,及時了解項目的預排播信息、項目播出期的用戶輿情反饋、項目收官期的用戶觀看趨勢復盤分析等。借助這些基于平臺數據的反饋,可以更好地了解項目的癥結與問題,以此優化下一項目。

這些年,我制作的作品主要面向年輕用戶,這一方面與項目本身的氣質、定位有關,也與播出渠道的受眾層相關?;ヂ摼W影響下的用戶行為和偏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影視劇的創作上游。畢竟,影視劇創作要以尊重用戶、體察用戶需求為核心。當然,用戶觀看方式倍速化、碎片化的特點,確實讓我們在創作上需要保持更多警醒,尤其是在故事密度、情感濃度層面上要更追求極致?;ヂ摼W帶來的這些趨勢、數據,一定程度上能指導創作,但不是唯一或“萬能”的公式,一切還是得遵循合理的創作規律。

“真正聚焦女性情感、同時情感力量豐富飽滿的古裝劇依然稀缺”

人物周刊:從檸萌到西嘻影業,你再度創業,對新公司有什么愿景和構想?

楊曉培:首先,西嘻的定位一定是基于打造優質內容,面向年輕受眾,積極擁抱平臺與產業上游的頭部內容公司。雖然剛起步,但我對西嘻影業已經有了相對清晰的規劃。在我看來,內容型的公司,在未來一定是覆蓋內容全生命周期的綜合性影視公司,涵蓋諸如導演、編劇、演員等人才經紀類運營,涉獵研發、制作、宣發甚至線下衍生等。

目前,我們在內容儲備上,也基于現實、古裝以及創新三大賽道。在現實題材領域,我們挖掘最能引發大眾共鳴的題材類型,希望所開發的現實題材劇能下沉到與大眾息息相關的生活印記中,做到真實有力又飽含溫暖與美好。在古裝領域,我們會繼續發揮優勢與經驗,更為聚焦古裝女性情感領域。在創新賽道,我們則希望能讓新技術、新內容與新題材更加貫通,在更垂直的題材領域,孵化出相對具有市場創新性與市場銳度的作品。

人物周刊:兩年前的一個采訪里,你說“大女主”劇是你一個重要的發力方向,你認為國產劇該呈現怎樣的女性角色和聲音?

楊曉培:我之所以特別青睞這類題材,主要在于它能打動我。而從市場考慮,雖然這些年古裝題材劇涌現,但真正聚焦女性情感、同時情感力量豐富飽滿的古裝劇卻相對稀缺,這一定程度上與龐大的開發體量有關。我們之前開發的《扶搖》,光籌備期就達兩年。但結果證明是值得的:這部劇當年不僅打破了浙江衛視周播收視紀錄,也為騰訊視頻帶來上千萬的會員拉新,播放量和商業招商都在當時屢創紀錄。兩年過去了,這部劇依然有很高的長尾收視價值。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觀眾對優質的大女主劇是樂見的。

近年來,市場對女性劇集的關注度很高。在我看來,“她力量”的崛起,對社會文化是向上的信號。但我們也要警惕為了話題而話題、一味扁平化呈現女性角色的現象,這類創作觀是危險的,可能很快擁有短期討論度,但單純地搏話題無法提供關于女性議題的解決路徑,也無法為觀眾的情緒提供良好的紓解渠道。在作品中合理呈現“她力量”,不僅要做到劇作結構邏輯自洽、引起觀眾情感共鳴,也要在設置議題討論的過程中,盡可能展現積極、向上、美好的女性力量。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