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中,“暴秦”就是這樣禁忌的存在

大一統、郡縣制的秦制甩不掉了,但在秦制的“殼”里必須裝上自家的“料”才行。無論是“以孝治天下”“王霸雜用”“寓封建之意于郡縣”,還是“三教并用”“與士大夫共天下”,都是提高辨識度,避免被誤認為暴秦再臨。在中國傳統中,暴秦就是這樣禁忌的存在,這是基本的常識無需解釋。

責任編輯:陳斌

西安秦始皇兵馬俑。 (IC photo/圖)

近日電視劇《大秦賦》熱播,對秦帝國評價的爭論也頗為激烈。文藝作品激發大眾對歷史的興趣是一件好事,過于當真倒也大可不必。當真了反而尷尬。當年一代文豪郭沫若就遇到過這樣的場面,他的話劇名作《蔡文姬》演出后,在休息室里遇到陳賡大將,郭請他談對該劇的看法,陳賡說:“我看曹操可以填寫一張申請入黨的登記表了,郭老可以做介紹人嘛?!甭犝邿o不哄堂大笑。這是當代中國出版社版《陳賡傳》中記載的軼事,殆非虛言。將軍的幽默令人欽佩,卻也有過于較真之嫌。今天,不妨對《大秦賦》更寬容一些,就算拍成了“大秦頌”又如何呢?正常的歷史觀豈會輕易被一部戲顛覆呢?

對秦始皇的評價或可稱為爭議,但對秦帝國的評價是不存在什么爭議的——徹頭徹尾的失敗政權。古人區分得很清楚。賈誼的《過秦論》便是如此,他筆下的始皇帝“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威振四?!?,很是佩服。但是,對秦的滅亡卻是“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輕蔑。從歷史人物的個人角度講,秦始皇的傳奇色彩、個人魅力確實吸引人,但這掩不住秦帝國的結局卻是凄慘異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