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抗疫,拉響警報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發布會,第一個問題即是回答南方周末記者關于農村防疫的提問。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特別是隨著春節的到來,大量人員都會陸續返鄉過年,這給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帶來很大的挑戰。
“最近有兩三起疫情,確實是農村首先出現。需要我們從防控的技術和非技術策略上找一些創新性措施,能夠提高農村地區發現病人的及時性?!?br />
2020年下半年以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將核酸檢測能力推進到縣一級。但王保魯還是希望,國家可以研發出村醫都能操作的核酸檢測方法。
考慮到2021年春節,大量沒有返鄉的打工者會滯留城中村,吳浩提示,要高度關注城中村的防疫風險。
責任編輯:何海寧
2021年1月11日,石家莊通往藁城的307國道卡口,大量前往藁城疫情村莊轉移村民的大巴車已返回,村民們將被安置到石家莊市的各個隔離點,接受隔離醫學觀察。
“全村緊急撤離!”2021年1月5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增村鎮小果莊村的大喇叭響了起來。這座距離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直線距離不足10公里的村莊,出現了聚集性新冠疫情。村民錢力(化名)和妻子急忙收拾行李,當晚就被大巴送到藁城賓館,每人一個單間隔離。
1月2日凌晨,小果莊村一位61歲的女性村民自覺發冷、胸悶,伴有咳嗽、咳痰,自測體溫38.7℃,她到石家莊市一家三甲醫院就診,當日確診新冠肺炎。
這個“指示病例(指最初病例)”的確診拉響了河北疫情的警報。
“(當天)全村就圍起來了,全部居家隔離,做核酸(檢測)都到家里?!卞X力回憶。此后幾日,附近村莊有更多新冠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被篩查出來,疫情逐漸升級,藁城區全域被調整為全國唯一的高風險地區,防疫措施亦迅速加強,石家莊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多地要求居家隔離7天。
截至1月12日24時,河北省發現本地確診病例395例,其中石家莊372例,邢臺22例,廊坊1例。他們的行動軌跡都公布在河北省衛健委網站上,南方周末記者據此統計,這395位確診患者中,有333例居住在農村,占比達84%。
1月12日多家媒體報道稱,藁城區增村鎮12個村超2萬名村民大轉移,進行異地隔離。一位正在石家莊調研的疾控專家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整村轉移有利于防止居家產生聚集病例。
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第一個問題即是回答南方周末記者關于農村防疫的提問。國家衛健委疾控局監察專員王斌表示,和城市地區相比,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醫療條件是薄弱的,防控能力相對比較弱,特別是隨著春節的到來,大量人員都會陸續返鄉過年,城鄉之間的人員流動會進一步加大,這給農村地區的疫情防控帶來很大的挑戰。
“以往我們覺得農村地廣人稀,不利于病毒傳播。但(新冠)病毒非?!苹?,像在新疆,包括這次在石家莊,都是從農村開始傳播的?!眹倚l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咨詢委員會專家、北京市豐臺區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吳浩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過去的農村防疫經驗主要是防止外輸,“把幾個路口一堵,外人不讓進來就行”。但是,新冠病毒已經在全球流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病毒傳播途徑更加復雜、隱蔽,“有可能怎么查也會有漏網的”。
而與城市相比,農村醫療條件較差,醫療機構對新冠病毒的防控意識和篩查診斷識別能力較弱,一旦發生疫情,蔓延的風險更大。吳浩表示,如今的農村防疫形勢極為復雜,既要防外輸,也要防止內部擴散,“有的農村疫情被發現時往往已經是代際傳播”。
“確實沒有診斷和識別能力”
從已公布的流調信息來看,河北最早的疑似癥狀出現于2020年12月20日——藁城區增村鎮劉家佐村一位69歲居民出現感冒癥狀,曾去村診所就診。之后,她一直居村無外出,直至出現“指示病例”后,她1月3日接受核酸檢測呈陽性,1月6日診斷為確診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