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字號”面霜,致女嬰成“大頭娃娃”?
一些嬰兒潤膚霜實為消毒產品?!跋痔枴碑a品禁止添加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物料,但違規添加在業內非常普遍。
有醫生總結出“避坑”指南:不要買名稱里有“抑菌”等字眼的“消字號”產品;不要買“械字號”的濕疹產品;不要買暗示能治病的“妝字號”產品。
(本文首發于2021年1月1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馬肅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一些嬰兒潤膚霜實為消毒產品,違規添加激素在業內非常普遍。圖為2020年北京國際孕嬰童產品博覽會上,主播正在直播促銷宣傳產品。
6月齡的女嬰柚子,遭遇了人生中第一件令人“頭大”的難題。
在使用母嬰店推薦的抑菌霜兩個月后,柚子臉上的嬰兒肥變得越來越嚴重,眼睛被臉頰擠得只剩一彎細縫,出現了嚴重的滿月臉、毛發多、發育遲緩等問題。
輾轉求醫,2020年11月,她被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確診為“類庫欣綜合征”,由腎上腺分泌過多糖皮質激素導致。但醫生檢查后認為,孩子體內分泌的糖皮質激素并不少,出現癥狀是因為外源性的激素把體內的分泌功能抑制了,建議停用抑菌霜。
抑菌霜里是否違規添加了激素?柚子爸爸找廠家和門店詢問無果,也沒有檢測機構愿意接受個人委托檢測。直到2020年12月底,他向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尋求幫助,這家一直關注兒童日用產品健康風險測評的機構將涉事產品送檢后發現,產品含有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達30mg/kg。
如果長期涂抹,這種激素可能造成“激素依賴性皮炎”,更嚴重的可能會出現多毛、滿月臉、水牛背等問題。
2021年1月7日,激素面霜“大頭娃娃”事件曝光后,引發輿論熱議。涉事企業所在地的福建省漳州市衛健部門稱,涉事企業已被暫停生產、召回涉事產品,并聯系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拔覀円苍诖叽贆z測機構,爭取盡快公布檢測結果?!?月12日,漳州市衛健委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我們收到了390多起反饋,都是使用此款面霜后出現臉頰紅腫、滿月臉等癥狀的兒童,大部分集中在徐州、連云港、宿遷等地,癥狀嚴重的接近40例?!薄袄习譁y評”的工作人員陳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數百份家長寄來的產品已全部封存,等待檢測,后續建議受害者家屬提起集體訴訟。
再現“大頭娃娃”
“剛出生時7斤,兩個多月長到15斤?!辫肿影职终f,起初覺得孩子有點奶胖,膀子和腿一圈一圈的,容易長疹子。2020年8月,帶孩子去母嬰店游泳時,店老板推薦了一款“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說在紅的地方涂一涂,會有效。
“結果第二天早上很奇怪,感覺一下子就不紅了?!辫肿影职衷谖⒉┥蠈懙?,他們先后購買了七瓶這款產品,像面霜一樣,每天早晚給寶寶涂抹。
據柚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