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員工權益事件頻發,企業需強化員工責任意識

責任編輯:文育然

12月,守法合規和消費者責任領域的企業社會責任缺失事件仍占近7成,其中金融業占比最高。此外,本月發生5起員工過度疲勞猝死事件,令人痛惜;而拖欠工資、延長工作時長、限制如廁自由等侵犯員工基本權益的問題也仍存在。在員工責任問題凸顯的情況下,唯有充分保障勞動者權益、維護好員工尊嚴的企業,才能贏得員工的精氣神、激發創造力,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

2020年12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收集篩選了78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其中,違法法規和侵犯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仍然高居不下,已連續三個月占比約7成,暴露出的基礎責任問題,包括違規辦理業務、虛假宣傳、侵犯消費者隱私、產品質量問題等,雖然都是老生常談了,但卻屢禁不止。從行業維度來看,金融業的警示事件數量最多,占比達35.9%,銀行、保險、證券等多家金融機構因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違規發放貸款等問題被監管部門重罰。

值得關注的是,本月員工責任議題的警示事件有11起,占比13%,較上個月的3%增加了10個百分點。令人痛惜的是,5名員工因過度疲勞而猝死;而拖欠工資、延長工作時長、限制如廁自由等侵犯員工基本權益的問題仍時有發生。

圖1. 12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議題分布

圖2. 12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行業分布(單位:件)

員工責任問題凸顯

對于員工責任、安全與健康領域的企業社會責任負面警示事件,在2020年度,我們共收集到114件,占比接近兩成,皆屬于生產安全責任缺失、拖欠員工工資、違法延長勞動者工資時長、傷害員工人格尊嚴等侵犯員工合法權益的問題,這些都是屬于企業對員工的必盡責任范疇,企業履行基礎責任的表現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月度十大警示事件中,有14件警示事件涉及員工責任及員工安全事故,基本每個月都會有重大員工責任事件發生。在生產安全方面,全年共收集安全生產事故32起,造成124人死亡、241人受傷,其中有6起嚴重的安全事故被納入月度十大警示事件中,最嚴重的一起安全事故就發生在12月,重慶永川吊水洞煤業煤因私自礦拆除井下設備,發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致23人遇難。在損害員工人格尊嚴方面,也有5件月度十大警示事件是用變相體罰的管理手段,包括業績不達標罰吃蚯蚓、拒喝領導敬酒被打耳光、培訓跪地自扇耳光等令人瞠目結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與切身利益。

表. 2020年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員工責任及安全事故

體面工作,讓奮斗者與企業共享發展

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8“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指的是促進包容和可持續經濟增長、就業和人人獲得體面工作。勞動者的健康安全和人格尊嚴不能被忽視甚至被侵害。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只是為解決溫飽而工作賺錢,也需要在工作之外獲得更多價值,發現興趣、陪伴家人、尋找意義。

因此,企業首先需要深刻認識到“生產安全是企業的生命線”,要不斷提高安全責任管理意識和能力。在此基礎上,還需著手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真正著眼于尊重人、關心人、凝聚人和人的全面發展,營造一種平等、民主、愉悅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只有那些能夠維護好員工的尊嚴和權利的企業,才能激發員工創造力,獲得可持續的競爭力,不僅在激烈競爭中實現業績上揚,更在共享發展中讓員工的幸福指數持續上升。員工體面工作,企業健康發展,這才是奮斗本來的樣子。

12月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一、東莞安普電器公司員工上廁所被罰款

涉及領域:員工責任

事件回顧:12月23日,東莞安普電器有限公司多名員工連上2次廁所被各罰20元。該企業員工上廁所要登記,且每個班只允許上一次。

警示:一些企業嚴格限制員工上廁所的次數和時間,采取違反人性及生理需求的管理制度,完全無法達到激勵員工高效工作的效果。員工是企業的重要利益相關方,保障員工合法權益是企業必盡責任,創造一個平等的環境,才能讓員工實現自我驅動下的價值創造最大化。

、人人貸暴雷:利息全無,本金兌付難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從上個月開始,出借人陸續發現人人貸出現標的到期后沒有資金到賬的情況,錢無法從正常渠道兌付。11月6日,人人貸上線“應急轉讓通道”,可以在“本金默認7折、利息全損”的代價進行資產退出;如果選擇堅守,公司承諾三年保本。但現在6.5折都難以兌付本金。

警示:P2P給民間借貸披上了互聯網的外衣,在互聯網金融平臺的掩蓋下,與現代金融風險管理原則背道而馳。央行表示,2020年P2P平臺已全部清零,各類高風險金融機構得到有序處置。商業的本質是實實在在為客戶創造價值,那些成功轉型的平臺,很大程度上源于堅守客戶價值、夯實風控基礎等。

、B站又因低俗內容被“點名”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12月3日,上海市“掃黃打非”辦聯合市委網信辦、市文旅局對嗶哩嗶哩(B站)進行約談,責令其限期整改2周,全面排查違法違規和不良信息,加強視頻、直播內容、漫畫、圖文及相關彈幕和跟評的審核;同時明確要求,在驗收網站整改工作合格前,暫停具有輿論屬性或社會動員能力的新業務新功能的內測或上線。

警示:2020年以來,B站被行政立案處罰6次、約談10余次,整治涉及刊載兒童“邪典”、違規廣告、內容低俗等問題。作為年輕人的文化交流社區平臺,B站需始終堅持“未成年人利益至上”原則,加強內容審核力度,供應符合主流價值觀、正能量的優秀文化內容,發揮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

、美團取消支付寶渠道遭反壟斷訴訟

涉及領域:公平運營

事件回顧:12月28日,美團被曝出因取消支付寶渠道,遭到反壟斷訴訟,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已立案審理。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其旗下的美團APP、美團點評APP等,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取消支付寶渠道,使得消費者無法在上述APP中通過支付寶進行支付。

警示:美團在疫情期間強制商戶“二選一”曾引發公憤,此次取消支付寶渠道一事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這些都是典型的濫用壟斷權力。良好的行業生態應鼓勵平臺的支付手段多元化、開放化,把打造消費者友好型的企業理念應作為平臺創新的出發點。

、重慶永川吊水洞煤業煤礦事故致23人遇難

涉及領域:安全與健康

事件回顧:12月4日17時許,重慶市永川區停產關閉兩個多月的吊水洞煤礦,因企業自行拆除井下設備,發生一氧化碳超限事故,24人被困井下,經30個小時全力搜救,其中23人遇難,1人獲救。

警示:此煤礦是高瓦斯礦井,之前已經發生過兩次嚴重事故。企業在煤礦停產關閉后私自下井拆除設備,不僅把安全視為兒戲,也暴露出監管方的嚴重失職。安全始終是第一位,要杜絕生產安全事故,需要政府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和違法成本,更需要企業嚴格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學霸君暴雷:家長退費無門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2月27日,在線教育獨角獸“學霸君”破產倒閉,拖欠數萬名員工及授課教師1-2個月的薪資,數十萬名家長也退費無門,但分期教育貸仍要繼續償還。有老師稱公司有意隱藏倒閉消息,在雙十一、雙十二期間還通過大張旗鼓的宣傳活動籠絡了上億資金。

警示:2020年的新冠疫情給在線教育按下了加速鍵,為搶奪市場,部分在線教育機構瘋狂燒錢,導致暴雷、虛假宣傳、退費難亂象頻出。學霸君故意隱瞞資金鏈斷裂消息,引導分期教育貸籠絡資金,涉嫌惡意欺詐,是對消費者權益的漠視。企業應回歸教育服務本質,加大力度構建完善的師資體系,才能形成自身的品牌與競爭優勢。

、綠地地產房混凝土強度不達標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2月6日,青島市城陽區的國科健康科技小鎮85地塊因延期交付召開業主溝通會,現場近千名業主參與。延期交付的原因是該樓盤被曝出85地塊19棟樓存在混凝土整體質量、構件強度降低等施工質量問題,將對其中的9號樓、13號樓和17號樓拆除重建,剩余16棟樓做加固處理。對此,多名購房者要求綠地地產拆除所有樓棟重建或退款。

警示:混凝土強度低可能對房屋構件產生危害,導致混凝土掉落、鋼筋外露等,業主若入住,一系列活動也會加劇安全隱患。產品質量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房屋質量安全更是涉及國計民生,房地產行業和建筑行業需將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水平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守住質量安全“底線”。

、京東金融短視頻涉嫌誘導借貸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2月15日,京東金融在多個短視頻平臺投放借貸廣告,含有涉嫌歧視農民工和誘導用戶開通的內容。京東集團先后兩次公開致歉,京東金融APP稱,將對所有存量短視頻進行全面復核。

警示:京東金融能及時承認問題及下架視頻廣告,是值得肯定的,但后續還需落實到行動上,加強團隊價值觀教育、嚴格視頻廣告內容審查等,創作傳播正確價值觀的劇情短視頻廣告,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特斯拉銷售事故二手車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2月4日,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出具的民事判決書顯示,特斯拉(北京)銷售一輛Model S官方認證二手車時,隱瞞了車輛曾經發生過事故,構成欺詐。大興區法院一審判定特斯拉公司向車主韓先生退還37.97萬元購車款,并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賠償3倍購車款113.91萬元。特斯拉表示將提起上訴。

警示:特斯拉官方二手車檢測沒有參考國家標準,而是以自己內部的標準去衡量判斷二手車車況,但這些評估檢測標準和操作方法并未公開。二手車存在一車一況的特殊情況,需要廠家對車況做到公開透明,并引入第三方檢測,給消費者提供更高的保障。

、觸信科技組織傳銷被罰200萬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12月9日,觸信科技利用“三次方Cubed”app,假借“區塊鏈”概念,以所謂“Cubed@HTC三次方全景系統”,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激活費作為入門費,并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牟取非法利益,構成組織策劃傳銷行為,被處以沒收傳銷資金余額1925.36萬元、罰款200萬元行政處罰。

警示:觸信科技是從事信息系統集成服務等業務,三次方APP也是一款旨在增進人的智能、促進老少人人平等的平臺,本應創新解決社會問題,卻打著“5G、區塊鏈”名義進行傳銷活動,走上違法不歸路。守法合規是企業經營的底線責任,切不可以身試法。

評選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評選采取專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并從中篩選出候選事件。之后,隨機邀請9位智庫專家進行“背對背”投票,按總得票數由高到低評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掃碼閱讀:

“十四五”全面促進消費,企業責任也需升級——11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