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300上市公司七成有精準扶貧規劃
社會價值投資聯盟(下稱社投盟)是中國首家專注于促進可持續發展金融的國際化新公益平臺。由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中國社會治理研究會、中國投資協會、吉富投資、清華大學明德公益研究院領銜發起,近50家機構聯合創辦。
社投盟協同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學術機構、政策研究機構等海內外組織,通過“跨界協同、智慧眾籌”的方式,構建中國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體系,從目標|驅動力(AIM)、方式|創新力(APPROACH)、效益|轉化力(ACTION)三個方面考量組織所創造的經濟、社會和環境綜合價值。目前社投盟已根據中國可持續發展價值評估體系,分別研發出針對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的社會價值評估模型,并獲知識產權保護。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智庫專家、社投盟研究院院長李文。
中國脫貧攻堅成就矚目
中國的扶貧是動真格、務實效的。中國的扶貧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八七”扶貧開發階段、扶貧成果鞏固階段、新時期精準扶貧與精準脫貧階段,在這幾個階段的發展中,中國政府對于貧困線的基準在提高,大的趨勢就是在不斷減少貧困人口。
從政策上來講,全世界只有中國將扶貧作為一個國家戰略持續了70年,做到四個明確:明確目標、明確扶貧對象、明確管理措施、明確效果。精準扶貧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提出來的,在2014形成了國家政策文件,伴隨著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的扶貧攻堅就扎扎實實推進了40年。
今年中國扶貧難度最大的那幾個貧困地區全面摘牌,實現100%貧困縣脫貧,基本醫療保險覆蓋13億人口,基本養老保險覆蓋10億人口。在聯合國提出的17個全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當中,中國實現了全世界70%的貧困人口脫貧工程。
“3A3力”視角看扶貧
這脫貧攻堅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了中國企業迸發出的力量和創新的扶貧模式,這些嘗試為企業在扶貧的過程中實現了更高的社會效益。
為了研究企業在扶貧中的價值趨勢,我們運用了一套“3A3力”的模型,包括目標(AIM)、方式(APPORACH)、效果(ACTION)、驅動力、轉換力、創新力,對整個滬深300上市公司在扶貧過程中的綜合社會價值展開評估,這份報告的研究數據是基于滬深上市公司的公開發布信息,而對于企業未披露的信息研究未能收集。
圍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的17個目標,我們橫向對比上市公司在解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題中作了哪些貢獻。通過3A模式分析企業的扶貧模式和創新舉措,運用商業管理中高效率的項目管理的方式推進扶貧,使得企業的社會外部性管理的效益大幅度提升。企業扶貧的創新不僅給中國社會脫貧減困帶來了非常明顯的成果,同時也為全人類扶貧脫貧提供了經驗借鑒。
滬深300公司扶貧創新特點
道德趨勢、政策響應、聲譽提升是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三大驅動力。商業道德趨勢,是推動企業關切社會的弱勢群體的重要力量。其次是政策響應,在央企、國企這方面更為明顯,這也是國家扶貧戰略的直接影響。最后是聲譽的提升,扶貧能夠給企業自身帶來更好的品牌形象。
參與廣,在參與扶貧的這10年中,民企的廣泛參與,在攻堅戰中發揮自己的專長,據統計,2019年滬深300上市公司有267家在報告中披露了精準扶貧的相關舉措,70%的公司制定了精準扶貧規劃。
投入大,2019年滬深300上市公司的扶貧投入超過了136億。精準扶貧投入排名前20家中,“義利99”上榜公司占到了70%,經濟效益好的公司更加注重在扶貧攻堅方面的投入并持續地跟進。按所有制分,央企扶貧遙遙領先;按照行業分,消費和公共事業這兩類行業的扶貧表現突出。
受益眾,據統計數據,2019年滬深300公司共計幫助84.15萬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解決超過4.2萬貧困戶和6000名異地搬遷人口的就業問題。在地域分布上,上市公司的扶貧項目覆蓋了2019年摘帽貧困縣的2/3。
創新多,上市公司在產業扶貧、異地搬遷、轉移就業、教育、健康、生態保護、社會扶貧等各個扶貧領域積極參與,特別是在針對東西部的對口幫扶中貢獻出諸多創新模式。
滬深300公司扶貧實踐對SDGs貢獻
我們將中國的脫貧攻堅工程對照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發現,除了跟扶貧措施相關性不大的3個目標以外,中國的脫貧攻堅工程已經覆蓋了14個可持續發展目標。
無貧窮,根據披露數據,滬深300公司在2019年幫助全國1109萬貧困人口中的7.6%人群順利脫貧,為全國打贏脫貧攻堅戰立下赫赫功勞。
零饑餓,一是使貧困人口免于饑餓與營養不良,二是提升經濟落后地區農業的生產力及保障農戶的權益。滬深300公司中有80家披露了穩定或促進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方面的工作,另外有至少18家公司為貧困戶捐贈米面糧油等必需品,有至少5家公司針對貧困地區的兒童開發了營養餐項目或提供了飲食健康方面的教育,改善了當地兒童的營養不良狀況。
良好的健康與福祉,滬深300公司中共有61家披露了健康扶貧方面的投入情況,統計發現分別有23家和5家企業為貧困地區建造了衛生室和推動了村醫工程,切實提高了當地人民的健康保障。
優質教育,滬深300公司中有157家披露了教育扶貧方面的實際投入及成效,公司采用經濟激勵、教學培訓、組織支教等舉措著力解決貧困地區師資力量相對缺乏的問題,另外也有部分企業通過為當地學校捐建教學樓、運動館、圖書室等提升教學的基礎設施配套能力。
性別平等,滬深300公司中有15家特別關注了女性群體權益,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從經濟援助、能力建設、健康保障等三個方面,為貧困地區的婦女開展了實質性的幫扶行動。
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滬深300公司中有42家企業開展了對貧困地區的用水設施援建與改造項目,投入資金近4000萬元,惠及13個縣、7個鄉、52個村。
另外對于經濟適用的清潔能源、體面工作和經濟增長、產業、創新和基礎設施、減少不平等、可持續城市和社區、負責任消費和生產、陸地生物、促進目標實現的伙伴關系等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滬深300公司都做了各種各樣的努力和嘗試,進一步加快推動全球反貧困事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秦小京根據嘉賓現場演講內容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