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就業”:口味王構建新扶貧格局

口味王集團立足自身產業,賦能海南檳榔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實施“黨支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經濟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助力脫貧攻堅,以“為國家分憂、為社會做貢獻、為行業謀發展、為員工和百姓謀幸?!睘槁氊?,逐漸構建了“產業+就業”的可持續扶貧模式。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在全國推進精準扶貧戰略的進程中,扶貧產業發展動力不足、貧困群眾自我發展能力和意識不強等問題成為制約精準扶貧健康有效開展的關鍵因素。

在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口味王集團始終以“共享幸福人生,共創幸福企業,共建幸福社會”為使命,以“為國家分憂、為社會做貢獻、為行業謀發展、為員工和百姓謀幸?!睘槁氊?,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口味王集團發現,堅持“造血”式扶貧,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活力,提高貧困人口的發展能力,對于科學貫徹落實精準扶貧起著重要作用,逐漸構建了“產業+就業”的可持續扶貧模式。

一方面,口味王集團通過傳授工藝技術、發展檳榔干果收儲業、托市收購檳榔原果等方式,以帶動海南檳榔產業良性健康發展為杠桿,促進海南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提高當地貧困農戶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口味王集團為貧困群眾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在為貧困群眾創收的同時,推動他們從“要我脫貧”向“我要脫貧”轉變,真正實現扶貧可持續。

一 項目實施舉措與成效 

(一)產業扶貧,關鍵是因地制宜

發展特色產業是提高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穩定脫貧的必由之路。海南是我國檳榔的主產地,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國的90%以上,具有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有利于因地制宜開展產業扶貧。

多年來,口味王在海南落地執行的各項產業扶貧舉措,直接惠及230多萬海南檳榔種植和加工戶,累計投入資金數百億元。

一是技術和設備支持。自2012年開始,口味王率先在檳榔行業推行蒸汽烘烤技術,并在海南全省進行推廣,兩年內為海南萬寧的檳榔烘烤加工戶無償投資2018.22萬元,協助建成了108條烘烤線,每條烤籽線每天可加工原籽22.5噸,大大提高了當地的檳榔加工效率及產品品質。

二是托市收購大量海南檳榔干果,保障農戶收入??谖锻踉诤D鲜召彽臋壚聘晒昃鶖盗窟_2萬噸,年均收購資金近15億元,每年為每戶檳榔種植和加工戶增收近5萬元。

三是貧困村集體入股分紅落實到位。2018年下半年,海南口味王科技發展公司分別與萬寧市北大鎮紅星村委會、堅東村委會、大堀村委會、六角嶺村委會、南橋鎮小管村委會簽訂委托投資協議,每個村分別將50萬元扶貧專項資金入股海南口味王科技發展責任公司,口味王則在10年內,每年按不低于10%的比例給予各村入股金分紅。

簽訂合同不到兩個月,首筆25萬元分紅資金就于2018年12月30日按每村5萬元分紅到位,讓貧困村看到了脫貧的希望。第二筆25萬元分紅資金于2019年12月10日按每村5萬元分紅到位。

除了產業扶貧之外,口味王還積極響應海南政府“打贏扶貧攻堅戰”的號召,累計投入近330萬元開展精準幫扶。2016年,口味王向萬寧市慈善基金會捐款50萬元。2017年,口味王向萬寧市扶貧基金會捐助資金50萬元,助力萬寧市的脫貧攻堅工作,隨即又投入資金240多萬元用于對點幫扶,惠及貧困戶800余戶。

(二)就業扶貧:核心是激發內生動力

失業和無業是導致貧困的重要原因,貧困群眾、弱勢群體長期游離在勞動力市場之外,不僅收入得不到保障,還容易引起信心的喪失和技能的退化。

就業扶貧為貧困群眾提供了參與經濟活動并獲得收入的機會,讓勞動力發揮了更大的價值,可以從根源上激發貧困群眾脫貧的內在動力,實現從消除收入貧困向消除能力貧困轉變。

口味王從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就業扶貧,幫助貧困群眾長期、持續、穩定和徹底的脫貧。

一是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谖锻跆峁┲苯泳蜆I崗位2萬多個,并積極為各級政府部門對口扶貧對象提供就業崗位,包括就業困難的大齡女職工、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殘疾人群等,讓貧困家庭真正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愿望。2018年,口味王被評為“湖南省精準就業扶貧基地”“湖南省精準就業扶貧愛心單位”。

二是開展技能培訓??谖锻醺魃a基地定期對貧困勞動力開展針對性較強的生產技能培訓,幫助他們盡快熟悉生產流程,掌握技術要領,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制定激勵和幫扶機制。各生產基地為貧困群眾開辟了“職工—臺組長—組長—主管”的晉升通道,晉升比例達10%。集團還鼓勵貧困群眾積極入黨,已將10%的貧困群眾培養成為入黨積極分子。此外,集團為貧困群眾專門建立了檔案,對其家庭情況進行詳細摸底,利用各種節慶活動開展慰問、捐贈等系列幫扶活動,同時還在公司內部發起成立愛心基金,幫助遭遇突發事件的貧困員工。

就業扶貧方面,口味王通過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實現了近萬名農村閑散勞動力和貧困人員的就業脫貧。

在海南,口味王為380名貧困戶、殘障人士解決了就業問題,覆蓋萬寧、樂東、臨高、瓊中、屯昌、陵水、五指山、昌江、儋州、白沙等10個縣市的貧困人口,每人年均工資近4萬元。其中已有40名貧困職工被培養成為入黨積極分子,另有近40人獲得了職位晉升。

在湖南益陽資陽區,口味王的三個基地提供了近7000個就業崗位,帶動6448戶農戶就業,其中90%以上為“40”“50”就業困難大齡女職工,并含有139名建檔立卡的貧困勞動力,每人年均收入近4萬元,幫助139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實現脫貧。

除了產業和就業扶貧之外,口味王還積極開展捐資助學、扶危濟困、修路筑橋等公益慈善事業,累計投入數千萬元。

本文節選自《中國扶貧的企業樣本》下篇“創新企業扶貧模式”,該書由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編著。

二 經驗模式總結

(一)戰略性:聚焦精準扶貧,堅持大扶貧格局

“為國家分憂、為社會做貢獻、為行業謀發展、為員工和百姓謀幸?!笔强谖锻醵嗄陙硪回灥膱猿?。作為檳榔行業龍頭企業,口味王具備先天性的扶農助農、精準扶貧的基因。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大扶貧格局,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在這一政策背景下,口味王主動擔當,發揮企業自身優勢,在扶貧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積極實踐,為海南檳榔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賦能,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將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助力脫貧攻堅。

(二)創新性:以產業發展和支持性就業為杠桿,助力脫貧脫困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口味王利用自身的技術、行業、資源優勢,創新打造“產業+就業”可持續扶貧模式,提供了包括檳榔種植加工、檳榔產業健康發展、就業、技能培訓等在內的多重解決方案,以產業發展和就業培訓為杠桿,激活貧困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助力其持續、穩定、徹底脫貧。

(三)可持續性:“產業+就業”精準扶貧貴在可持續

扶貧模式是否可持續,是精準扶貧的難點之一。一方面,口味王基于海南檳榔產業的現實困境和自身優勢,通過技術推廣、產業鏈打造、托市保價及學術支持等方式,推動海南檳榔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助力農戶脫貧增收。另一方面,口味王通過為貧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將“輸血”與“造血”相結合,提高貧困群眾“治窮病、拔窮根”的自助能力,助力其從根源上解決貧困問題,實現扶貧可持續。

(四)可復制性:“產業+就業”扶貧模式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多年來,口味王堅持在海南進行產業扶貧,在集團各生產基地進行就業扶貧,成果惠及海南全島230多萬檳榔種植戶和加工戶,以及公司內部近萬名農村閑散勞動力和貧困人員,推動了檳榔種植、檳榔初加工、檳榔物流等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進行大范圍推廣與應用。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