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好的回馬槍
在民生銀行,劉永好與其他股東不和,新希望與其他股東集團有別,這是顯然的事實。
■產業觀察
去年7月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選舉,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意外落選,業界一時嘩然??蓜⒂篮玫膶κ譀]想到,僅僅8個月,劉永好就殺了回來。
3月19日,民生銀行公布新一輪私募結果,該公司私募的20億股股票中,新希望系獲配4.1億股,其持股比率提高到9.3%。第二大股東泛海系只申購了1億股,東方系更是沒有申購。這一次,劉永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財力,畢竟接近40億元的現金不是小數。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去年劉永好落選當日,民生銀行股東大會便通過了新的公司章程,其中規定:“本行進行董事、監事選舉時可以實施累積投票表決制度?!爆F在根據累積投票表決制度,新希望增加董事席位的目的可以輕易實現,劉永好重回董事會指日可待。
董事會是否規范直接影響一家公司的發展,民生銀行也概莫能外。近年來,民生銀行的內部控制、關聯交易和股東派系斗爭等問題不斷浮出水面。2006年末,民生銀行的關聯貸款高達42.38億元,泛海系高居榜首。民生銀行對外承認“對關聯方的認定不夠完整、及時”。此言不虛,該公司在2006年年報中公布的2005年末關聯貸款余額約37.57億元,而2005年年報僅披露11.58億元。
情況并不復雜,明眼人一看便知,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盧志強控制的泛??毓杉捌潢P聯企業——泛海建設控股、通海建設、北京星火房地產、光彩置業,以及格蘭德高、瑞海和瑞華三間物業管理公司在民生銀行的關聯貸款余額達到33.86億元,占全部關聯貸款的比重接近80%。
根據民生銀行章程第43條,同一股東及關聯方借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資本凈額的10%”。顯然泛海系將這一“政策”利用到了極限。
民生銀行2005年末資本凈額為262.26億元,而泛海系借款余額高達29.15億元,超過了10%的紅線,不過2005年年報僅僅披露了北京光彩置業4.19億元的貸款。民生銀行2006年末的資本凈額為343.55億元,而董事會在2006年12月30日通過決議,同意向泛海系的北京光彩置業發放重組貸款3.5億元。
讓人玩味的是,董事會竟然高票通過了以上關聯交易,只有少數董事投了反對票或者棄權。由此可見,民生銀行關聯交易之盛行具有足夠的“群眾”基礎。
除泛海系之外,張宏偉控制東方系關聯貸款余額3.5億元,東方希望的關聯公司貸款2.4億元,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貸款1.47億元。而作為最大股東的新希望系沒有在民生銀行貸款1分錢。
去年9月,劉永好對本報記者說起民生銀行的發展之時,對內部關聯貸款問題頗有微詞,表示自己不與其他股東同流合污。
作為發起人和倡導人,劉永好顯然不希望這家銀行毀于丑聞或者不正當的關聯交易。他渴望在董事會爭取更多的席位,施加更多的影響力。這也是他在落選董事會8個月之后便大量增持民生銀行股份的原因。
在民生銀行,劉永好與其他股東不和,新希望與其他股東集團有別,這是顯然的事實。
在2005年股改時,中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因所持民生銀行股份遭司法凍結,“部分持本公司超過3%的非流通股股東”同意代為墊付該公司所負擔的部分對價股份,做出這一“義舉”的正是泛海實業、東方集團、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健特生物和廈門福信集團,而不包括身為最大股東的新希望。當然,在2007年即將進行的轉增股本中,這些股東將從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得到補償。
新希望即便提高股份甚至增加董事人數,要想控制民生銀行或者掌控其董事會都不大現實。而且民生銀行正在尋求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新希望的股權還會稀釋。
而民生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和關聯交易問題的解決,也并不能依靠劉永好的一己努力。國際資本市場的大型公眾持股公司股權都極為分散,來自股東的董事很少,公司的治理同樣可以做到很好,監管和自律都很重要。同樣地,民生銀行的股份也較為分散,銀監會、證監會的監管以及公司本身不斷完善的機制,才是保障公司健康運作的根本。
去年7月民生銀行董事會換屆選舉,新希望董事長劉永好意外落選,業界一時嘩然??蓜⒂篮玫膶κ譀]想到,僅僅8個月,劉永好就殺了回來。
3月19日,民生銀行公布新一輪私募結果,該公司私募的20億股股票中,新希望系獲配4.1億股,其持股比率提高到9.3%。第二大股東泛海系只申購了1億股,東方系更是沒有申購。這一次,劉永好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財力,畢竟接近40億元的現金不是小數。
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去年劉永好落選當日,民生銀行股東大會便通過了新的公司章程,其中規定:“本行進行董事、監事選舉時可以實施累積投票表決制度?!爆F在根據累積投票表決制度,新希望增加董事席位的目的可以輕易實現,劉永好重回董事會指日可待。
董事會是否規范直接影響一家公司的發展,民生銀行也概莫能外。近年來,民生銀行的內部控制、關聯交易和股東派系斗爭等問題不斷浮出水面。2006年末,民生銀行的關聯貸款高達42.38億元,泛海系高居榜首。民生銀行對外承認“對關聯方的認定不夠完整、及時”。此言不虛,該公司在2006年年報中公布的2005年末關聯貸款余額約37.57億元,而2005年年報僅披露11.58億元。
情況并不復雜,明眼人一看便知,民生銀行副董事長盧志強控制的泛??毓杉捌潢P聯企業——泛海建設控股、通海建設、北京星火房地產、光彩置業,以及格蘭德高、瑞海和瑞華三間物業管理公司在民生銀行的關聯貸款余額達到33.86億元,占全部關聯貸款的比重接近80%。
根據民生銀行章程第43條,同一股東及關聯方借款余額“不得超過本行資本凈額的10%”。顯然泛海系將這一“政策”利用到了極限。
民生銀行2005年末資本凈額為262.26億元,而泛海系借款余額高達29.15億元,超過了10%的紅線,不過2005年年報僅僅披露了北京光彩置業4.19億元的貸款。民生銀行2006年末的資本凈額為343.55億元,而董事會在2006年12月30日通過決議,同意向泛海系的北京光彩置業發放重組貸款3.5億元。
讓人玩味的是,董事會竟然高票通過了以上關聯交易,只有少數董事投了反對票或者棄權。由此可見,民生銀行關聯交易之盛行具有足夠的“群眾”基礎。
除泛海系之外,張宏偉控制東方系關聯貸款余額3.5億元,東方希望的關聯公司貸款2.4億元,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貸款1.47億元。而作為最大股東的新希望系沒有在民生銀行貸款1分錢。
去年9月,劉永好對本報記者說起民生銀行的發展之時,對內部關聯貸款問題頗有微詞,表示自己不與其他股東同流合污。
作為發起人和倡導人,劉永好顯然不希望這家銀行毀于丑聞或者不正當的關聯交易。他渴望在董事會爭取更多的席位,施加更多的影響力。這也是他在落選董事會8個月之后便大量增持民生銀行股份的原因。
在民生銀行,劉永好與其他股東不和,新希望與其他股東集團有別,這是顯然的事實。
在2005年股改時,中國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因所持民生銀行股份遭司法凍結,“部分持本公司超過3%的非流通股股東”同意代為墊付該公司所負擔的部分對價股份,做出這一“義舉”的正是泛海實業、東方集團、中國船東互保協會、健特生物和廈門福信集團,而不包括身為最大股東的新希望。當然,在2007年即將進行的轉增股本中,這些股東將從中小企業投資公司得到補償。
新希望即便提高股份甚至增加董事人數,要想控制民生銀行或者掌控其董事會都不大現實。而且民生銀行正在尋求到香港聯交所上市,新希望的股權還會稀釋。
而民生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和關聯交易問題的解決,也并不能依靠劉永好的一己努力。國際資本市場的大型公眾持股公司股權都極為分散,來自股東的董事很少,公司的治理同樣可以做到很好,監管和自律都很重要。同樣地,民生銀行的股份也較為分散,銀監會、證監會的監管以及公司本身不斷完善的機制,才是保障公司健康運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