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響水爆炸背后腐?。撼薪庸こ虛坪锰?,主動幫企業隱瞞問題
2019年3月21日14時48分許,位于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生態化工園區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發生特別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傷。
事故發生后,兩名中管干部和江蘇省46名省管及以下干部被嚴肅問責,另有15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因玩忽職守罪、受賄罪被判刑。
看似突如其來的事故,回頭追溯,悲劇鑄成的軌跡清晰可見。這顆早就埋下的“定時炸彈”,在2019年3月21日引爆了。
2021年1月21日,電視專題片《正風反腐就在身邊》第一集《政治監督》播出,披露了響水化工園區爆炸事故背后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失職瀆職及腐敗問題的內幕。
為節省處理費用,違法儲存“爆炸元兇”長達7年
該專題片提到,響水爆炸的元兇是天嘉宜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硝化廢料,是應當及時處置的危險廢物,一旦失水干燥就非常易燃易爆。
天嘉宜公司明知其危險性,卻為了節省每月100萬元的處理費用,長達七年里陸續將大量硝化廢料違法儲存。爆炸的倉庫里大量硝化廢料長期堆積,自分解產生的熱量無法散出,溫度逐漸爬升,最終導致自燃。
而天嘉宜公司和它的控制人則稱得上是“劣跡斑斑”。據專題片披露,該公司總經理張勤岳,2017年就曾經因偷埋廢料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緩期兩年執行。緩刑期間他仍然實際控制天嘉宜公司,該公司也因各種違法問題屢受處罰。對這樣一家有諸多不良記錄的企業,本應重點防范風險,但事實上監管卻流于形式。
“七年之久,相關監管部門多次到企業檢查,發現他們存在嚴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檢查了很多次,沒有成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一監督檢查室副主任說。
各部門推卸責任,預先排練統一口徑
專題片還披露,在接受調查時,起初各部門紛紛推卸責任,都說與自己無關。響水縣應急管理局甚至還事先組織排練,預想調查組會問哪些問題,在紙上列出統一口徑要求本局人員都照此回答。這些準備到真正面對調查時漏洞百出,反而暴露出對抗組織調查的意圖。
“我們談話的時候,應急(管理)部門的人基本上說得是一模一樣,我們就(追問)你怎么一個字不差?” 鹽城市紀委副書記監委副主任劉正秀說,對方于是坦白了統一口徑一事。
硝化廢料既是危險化學品,又是固體廢物,應急管理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負有最直接的監管責任。多名執法人員后來承認,到企業檢查時都看到過這些硝化廢料,但卻都沒有重視。本來兩個部門都能管、都該管,實際卻變成了都不管。
專題片中,面對著鏡頭,當地應急管理部門和生態環境部門還上演了推卸責任現場。
時任響水縣應急管理局局長孫鋒說:“這個我們從來沒有查過,這應該是環保部門查?!?/p>
時任鹽城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環境監察局局長王瑞濤則表示:“哪個部門我也說不清楚,反正肯定不是環保部門?!?/p>
被判刑的15名公職人員,都被發現收受過化工企業的現金、購物卡、禮品,時任響水縣環境保護局局長溫勁松就曾收受天嘉宜公司總經理張勤岳的10萬元現金賄賂,執法立場自然再難端正。
在接受采訪時,他形容那種感覺像是“溫水煮青蛙”?!案杏X和企業主像朋友一樣,總感覺到企業更多還要考慮它的發展,有些問題也不是根本性問題?!睖貏潘烧f。
個別人為了利益,甚至主動幫企業隱瞞問題。時任響水縣環境監察局辦事員圣寶亮從2011年起就具體負責天嘉宜公司環境監察工作,為了承接工程撈取好處,他居然主動建議企業違法鋪設暗管,從中收取好處費和封口費30多萬元。
2016年,天嘉宜公司偷偷填埋硝化廢料,被群眾舉報。圣寶亮不僅沒去現場查看,也沒對企業立案處罰,而是私下和企業通氣,讓他們自己趕緊挖出來就算了結。
“我說你趕快要把它挖出來,因為2016年6月份中央環保督察(組)要來了,大家都有點怕,給我們地方面子上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彼f。
爆炸發生后,安全記錄本顯示“沒問題”
專題片揭露,事故后調查組調取了大量各部門會議記錄、工作記錄、執法記錄,詳細查閱,發現了不少失職瀆職的客觀證據。2018年,響水縣新設立了一個響水化工園區安監局,就在園區內辦公,意在落實日常監管,但從這個局的安全記錄本里看出,一些工作人員極度不負責任,根本不到企業實地檢查,就坐在辦公室里憑空填寫。
2019年3月21日下午2點多鐘,天嘉宜公司發生爆炸事故。但荒誕的是,它的安全記錄已記到當天(下午)6點多鐘,還寫的沒問題。
“都已經炸了,怎么可能呢? ” 江蘇省紀委監委工作人員丁華說。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原國家安監總局組織專家專程到天嘉宜公司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十多條安全隱患,要求江蘇省督促全面整改并進行處罰。原江蘇省安監局發文要求予以停產整改,但原響水縣安監局弄虛作假,根本沒有讓天嘉宜公司停產,而是偽造了一整套執法文書,向上級報告已停產整改完畢。
時任響水縣應急管理局安全生產執法二分局局長劉陽表示,因為國家安監總局檢查過一遍,不可能從北京過來再復查一遍,因此對于上面發文件停產的要求,就補一個停產的材料了事。
響水背后發展觀:“完全可以叫它早出局,但沒下決心”
專題片還強調,隨著調查的深入,揭示出除了具體的瀆職和腐敗問題,還有更深層次的政績觀、發展觀問題。
響水化工園區建于2002年,當時大多是引進其他地區淘汰的企業,規模小,層次低、安全隱患突出,十多年過去了,已經顯然不適應新時代要求。但各級黨委政府落實新發展理念明顯不到位,既沒有下決心讓它關停退出,也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整改提升。
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樊金龍反思說,出了這么大的事是不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后果。
2017年1月,江蘇省開展專項行動,要求對全省化工企業關停一批、轉移一批、升級一批和重組一批,但省市縣三級都存在部署多、行動少的問題。
直到2018年,鹽城市研究決定要取消響水化工園區,甚至已經和省財政廳協調落實了補償資金,但響水縣一直拖而不辦,直到拖出了大事故。
“中央三番五次提出來要高質量發展,我們江蘇也是很早就提這個事情了,完全可以早早叫它出局,不至于出這個問題。(我們)沒有下這個決心?!?nbsp;時任響水縣副縣長張善榮說。
事故發生后,兩名中管干部和江蘇省46名省管及以下干部被嚴肅問責,另有15名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因玩忽職守罪、受賄罪被判刑。
針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紀檢監察建議,江蘇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化工行業的專項整治和產業轉型統籌推進。對新建化工園區以及化工園區外新建化工企業一律不予批準;沿長江干支流兩側1公里范圍內、且在園區外的化工生產企業,原則上2020年底前全部退出或搬遷,并嚴禁新建、擴建化工園區和化工項目。江蘇省53家化工園區,通過整治提升要有60%逐步退出。
(來源:?南方都市報)
網絡編輯:柔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