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無障礙”改造: “特殊群體的問題也是所有人的問題”

每個人都會經歷需要“信息無障礙”的瞬間,比如在嘈雜的餐廳里聽不清別人說話等。每個人也會衰老。為此,“許多為老年人和特殊群體做的設計和創新,最終都會惠及所有人”。

“當我們優先考慮殘障人士的需求的時候,往往能夠發現未被解決的痛點,激發出創新的科技思路”。

(本文首發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張玥晗

2020年5月18日,廈門市廈禾路開禾公交站,老人用放大鏡看手機。 (視覺中國/圖)

視障人士阿沖很早開始使用手機,幾乎算是最早的智能手機用戶。

視障人士使用手機的方式和普通人不同,他們通過打開手機輔助功能中的旁白(VoiceOver),憑借倍速的語音讀取屏幕的信息。除了衣食住行,阿沖甚至可以用智能手機中的導航軟件“看”周圍的環境。

但常常有讀不出來的時候。

點外賣時一個簡單的動作——領取紅包的時候出現的按鈕“點擊領取”,手機可能讀不出來。一些活動海報——文字和圖片重疊到一起,或是一些手寫文字,讀屏也常常識別不出來。

關于信息無障礙,中國互聯網協會將其定義為任何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平等、方便、無障礙地獲取信息、利用信息。這是一個理想化的定義,目前,國內公共服務類網站及移動互聯網應用(App)無障礙普及率很低,多數存在界面交互復雜、操作不友好等問題。

這些問題,最終使得老人和特殊群體在使用智能手機時依然存在諸多障礙。

為推動信息無障礙的發展,2020年9月到11月,工信部和國務院辦公廳相繼印發文件,推進信息無障礙。

2021年1月起,工信部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結合不同類型特殊群體的需求,進行互聯網應用的無障礙改造。

但改造不僅滿足特殊群體的需求。谷歌無障礙設計師夏冰瑩告訴南方周末,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經歷需要“信息無障礙”的瞬間,比如在嘈雜的餐廳里聽不清別人說話等,每個人也都會衰老,“許多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做的設計和創新,最終會惠及所有人”。

老人:“我怕它騙我”

2020年一整年,不時會傳出“老人不會掃健康碼,無法上公交車”的新聞,引發公眾關注。2021年1月初,遼寧撫順一位老人乘坐公交車時又因無法出示“健康碼”與當值司機發生爭執,隨后,撫順市交通運輸局公開道歉。

深圳信息無障礙研究會秘書長楊驊告訴南方周末,新冠肺炎疫情中,社會出現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同時暴露出更多信息鴻溝的問題”。

一些“不善用”或“不會用智能手機”的老人,快速卷入使用智能手機的潮流,但使用過程中面對很多阻礙。為此,工信部也在“專項行動”中強調“適老化”,提出幫助老人們盡快適應信息化的時代。

什么是“適老”?廣州市啟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啟創”)長者服務總主任余婉瑩向南方周末解釋,首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韻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