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本就應該托住生命”—— 在醫院開美術館

“我們醫院的病人是非常慘的,特別是成年累月躺在那的,我經常說只能看到三個景:遠景,白色的天花板;中景,掛的輸液瓶;近景,護士走過來了——還戴著口罩看不見(臉)。聽到的都是監護儀的聲音?!?br />
(本文首發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0年12月12日,在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臨時搭建的展覽空間里,三名觀眾正觀看《喚醒昆蟲的靈魂》等三部短片。 (受訪者供圖/圖)

“他可能永遠醒不了,醒了可能不會認識你們,也可能誰都不認識?!焙畏嫉暮⒆有√杂赡X炎引發多器官衰竭,為治療一路從廈門轉院到上海,專家在會診時作了上述結論。

小淘在重癥病房待了二十幾天后生命體征趨于穩定,第二道難關橫在眼前,小淘需要接受促醒治療,如果不能喚醒他,小淘將永遠陷入無意識狀態。

2020年2月,小淘經過治療逐漸從昏迷中醒來。此時,小淘面臨第三道難關——康復。從上海經杭州輾轉到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后,還沒有完全清醒的小淘開始接受康復性治療,此時他的意識總體已經恢復,但是說話、活動還存在一些明顯的障礙。

院長陳大軍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病人到了康復階段,往往會面臨傷病帶來的身體功能缺失的問題,而且有可能伴隨一輩子,這時候更加需要人文關懷,注重藝術對人的精神力量的調動,而這恰恰是中國醫院普遍缺失的。

“我們只是看病,而不是看到人——我們把病人編號,幾床心臟壞了,幾床腦子壞了,然后討論怎么把心臟搞好,腦子搞好,并沒想到我們搞這個動作,這個病人最后能恢復正常嗎?更不會去關注病人的命運、家屬的需求和感受,這是我們現代醫學的一個通病?!蹦喜繎饏^總醫院虞容豪醫生對南方周末記者說。早在2005年,虞容豪曾在恢復意識的治療中加入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綜合刺激,最終成功喚醒了一名腦萎縮植物人患者。

2014年,藝術家吳超和夏維倫發起“藝術喚醒植物人”項目,他們通過給植物人播放動畫、紀錄片等視聽作品介入他們的精神層面。虞容豪加入其中,并在他當時供職的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為吳超、夏維倫開辟了一間植物人藝術喚醒室。后來,虞容豪成為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的特聘專家,并牽線促成了吳超和夏維倫與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的合作。

在這家醫院,父親李浩列舉這段時間小淘參與過的康復治療方式——水療、理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在康復訓練場所,南方周末記者看到有治療師正在彈琴給病人聽,還有病人正在用嚴重變形的手做手工?!八囆g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東西,醫學還是屬于科學類的,現在兩者需要一些碰撞?!痹撛猴B腦損傷康復病區科室學科負責人何艷斌介紹。

為了向全國醫院推廣這種碰撞,藝術家與該院達成了一個特殊的展覽計劃。經過兩年的籌備,2020年12月12日,“醫院生成美術館”展覽開幕,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作為此次的展場之一,藝術作品分布在醫院室內籃球場與三個臨時搭建的白色帳篷里。

這個開在醫院里的臨時美術館,展出的許多繪畫和手工作品是由病人和家屬參與創作的。展廳里放置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