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南方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韓蔚
深圳政府對南科大的支持和建設,實際上,是為國家探索了一條地方政府支持高等教育發展的案例。
(本文首發于2021年1月2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吳筱羽
在南方科技大學(下稱“南科大”),韓蔚是“元老”了。2007年初夏,她被抽調進南科大籌備辦公室,后升任籌備辦副主任。
籌備工作是從深圳市民中心(深圳市政府所在地)三間半地下室開始的。2011年3月首屆學生入校,韓蔚直到2021年1月回憶起來,依然難掩興奮。
此后十四年間,她全程參與、見證了這所大學“從無到有”,是大籌備辦首批六位成員中唯一仍留在南科大的。
此前,韓蔚在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大學有過長期工作經歷。因此,在這場獨一無二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她給自己的定位是“中間人”。她說,辦一所更富有活力的新型大學是她這些年堅持改革的動力,但同時,她也深諳傳統體制的束縛。
關于自主招生模式的爭論
南方周末:南科大首創“631”自主招生模式,當時怎么確定高考成績、自主招生與平時成績三者的占比?
韓蔚:首屆學生拒考之后,教育部組織了廣東省教育廳和學校做一個招生制度的商討。既尊重全國高考,也保證學校選擇學生的自主權。在廣東省和學校反復溝通之中,決定了這樣一個比例。事實上,學校內部并沒有系統地計劃要完全自授學位,我們并不是要辦一個不要國家文憑的大學,畢竟我們還是政府全資投入的大學,一個公辦大學。
南方周末:占比有過爭議嗎?
韓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