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戴驍軍:現在做記者不敢說有榮譽感
以前的困惑是很辛苦,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再一個就是呼吁一個問題,上面不關注也沒用?,F在的困惑是這些網絡的污蔑,我在這個院里住了十幾年,哪里來的什么豪華車?
9月20日,山西霍寶干河煤礦發生礦難,一名礦工死亡。事發后礦方瞞報,引發了所謂“封口費”事件:數十名來自中國教育電視臺等若干家新聞機構的“記者”蜂擁而至,名為采訪報道,暗行收受“封口費”之實。
經查實,發生事故之后,該煤礦以“訂報費”、“宣傳費”等各種名義給6家媒體總共支付125700元。
第一個揭開這個丑聞的,是攝影記者戴驍軍。9月25日,聽到消息的他及時趕到現場,冒著生命危險,用手中的相機拍下了“一群真假記者排隊領錢、數錢的丑態”。隨后發送上網,將這一事件昭告天下。為此,本刊采訪了戴驍軍。
1、你是怎么走上新聞這條路的?
戴驍軍:從小就喜歡相機,用拾牙膏皮、吃雪糕的錢買相機。1980年代時,父母擔心我玩物喪志,我記得自己對他們說:我玩相機,起碼沒人抓我上派出所,你看那些打麻將的……后來從部隊轉業后,也是因為搞攝影花錢,覺得進了報社能用公家的錢……但是我在《西部時報》三年,都是自己買的相機,報社管我叫“新聞觀察員”,我現在也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聽著像是偵查員。
2、你做記者的原則是什么?職業榮譽感是什么?困惑又是什么?
戴驍軍:真實。十幾年前還覺得(做記者)臉上有光,但現在不敢說有什么榮譽感,只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前的困惑是很辛苦,付出與得到不成正比,再一個就是呼吁一個問題,上面不關注也沒用?,F在的困惑是這些網絡的污蔑,我在這個院里住了十幾年,哪里來的什么豪華車?
3、你所了解的當地媒體生態如何?你曝光封口費事件以后,當地同行怎么看你?
戴驍軍:不好評價。什么樣的眼光都有,可能也是被我捅到痛處了吧,但那些人也不知道是不是記者。本地同行也有給我很大支持的。
4、你對假記者了解多少,你覺得出現假記者的根源是什么?
戴驍軍:只要有高危行業,就會有這幫人,他們是哪里有危險,就往哪里去。我覺得根源是國家體制問題。一、缺少一個獨立的監督機構。你看,教育電視臺的《安全現場》是安監總局辦的節目,居然還下來收錢。二、能不能像110、120一樣,公布一個礦難舉報電話?有礦難隨時可以舉報,那這些假記者就沒有空間了。
5、有人猜測,你是因為“分贓不均”,憤而舉報。
戴驍軍:這么說的人,請拿出證據來。我記得2005年時,曾在新聞里看到過河南礦難,有記者拍了當地政府大樓,說里面正在發封口費,我當時就想,要是能把鏡頭滲透到大樓里面去多好??!
6、當你真的有這個機會時,心里想的是什么?
戴驍軍:就想著要抓住機會,把當年那個想法實現了。沒拍到照片前,生命高于一切,拍到相片后,相片高于生命,我想每一個攝影人都會這么想吧。
7、你平時就是一個特別關注社會不公、反映民間疾苦的記者嗎?之前做過監督性報道嗎?
戴驍軍:不是,要是那樣,我早就被打垮了。我就是喜歡拍片子,哪怕是拍個小蟲子,也有快感,不過如果(攝影記者的)工作能滿足我生活所需,我也愿意放棄拍攝寫真(記者注:現在是戴的主要生活來源)。今年雪災時,地震時,我也想去現場啊。我在《政府法制》的時候做過批評報道,但《西部時報》主要是報道政府的重大活動,正面宣傳。
8、為什么選擇在網上發帖,沒有嘗試其他舉報途徑?
戴驍軍:我想以個人身份來做這件事,但網站刪掉了我的博客文章,有些博友打電話給我,第一句話就是,“你也收了煤礦的錢嗎?”我后來是被激怒了才瘋狂發帖的,能注冊的論壇我都發,有些論壇要審查,我也發,至少審查的人能看見。我要驗證我的清白。
9、官方調查組稱當時共有28個“記者”登記,你說領錢者至少38人。你和調查組接觸過嗎?
戴驍軍:礦方瞞報人數了。最初和調查組接觸過,新聞出版總署、山西省委都非常支持我……總署報刊司一個副司長也問過我有沒有記者證,我說沒有,他還說,按規定(工作滿一年)你早就應該領證??!
10、你和你的家庭因為這件事發生了什么改變?未來有什么計劃?
戴驍軍:安寧的生活被打亂了,現在已經放棄了兩單寫真拍攝,還接到恐嚇電話,不過也接到了20多年沒聯系的戰友的電話。人都會有波動期,如果我這匹野馬還能上賽場,不知道我的伯樂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