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馮相意:做一個“搭建書桌”的人
“俠者”江湖
“這世界我會怕你?”執掌廣西南寧中山路“夜市”的九叔,張口便是一派豪言。過往的七十余年歲月里,是經歷給了他這般底氣。
紀錄片《九叔》里,主人公九叔以一個臨時工的身份,用江湖手段管理了三十年的中山夜市。而故事的真相是,叱咤街區的九叔也不過是市井人物中的一員。他為之付出的三十年,被吞沒在時代的變遷中。
作為影片的三名攝影之一,馮相意對這部入選香港紀錄片節的作品記憶猶新。那還是在十年前,正在念大學的馮相意參與到了這部紀錄片的制作和發行中。
馮相意愿意相信“小人物的平凡之光才是社會的希望”,譬如,在魚龍混雜的夜市江湖里,九叔的剛正無疑會打動人心。他也早早意識到,很多事情不要期待大人物大集體去實現,自己應躬身入局,微小之力亦能有所改變,“雖然木秀于林很危險,但這個世界上缺‘拍案而起’的人,大家不能都坐到后面?!?/p>
之后,馮相意不斷探索人生的各種可能。他做過導演、攝影師、媒體人,創過業,也進入企業成為典型的職場人,如今又兼任了一重身份——公益實踐者。
社會熱詞“斜杠青年”,說的便是馮相意這樣的年輕人。他們多元拓展,不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但馮相意心里明白,無論自己的身份如何轉變,他想要做的事情始終是這一件——盡己所能,讓社會變得更好一點。他覺得,人活一輩子總要給世界留下點什么。
這個頗有些“俠義”的理想是從小就埋下的。
馮相意出生于浙江湖州的一個書香世家,是第一批“90后”。爺爺是書法家和畫家,家中藏書甚多。比起被要求背誦的《四庫全書》,兒時的馮相意更容易被書架中的武俠小說吸引,很早便看完了“金古黃梁溫”的作品。那時,一種愣頭青的使命感就在他心中油然而生:“要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而后接觸社會,他猛然發現社會也是一個“武俠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有很多“江湖紛爭”,也有很多“俠義之士”路見不平出手相助,匡扶正義。
過強的責任感也帶來更多辛苦,跨過人山人海與大起大落以后,他最向往成為令狐沖。武功練得登峰造極,社會地位也唾手可得,最終成為巔峰人物后,還可以灑脫地拋開一切名利歸隱。
馮相意認為名利對于一個人來說不是最重要的,這個社會不乏“精英”,不乏精致的利己主義者,缺的是“拍案而起的人,更缺把爛桌子搭好的人”。懷揣著這樣的理念和情懷,他立志做一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無論是站在社會公共角度,還是在媒體、經濟、公益等領域,他都義無反顧。
從善之路
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高考畢業后填寫志愿時,馮相意選擇了復旦的新聞媒體專業。
新聞學子都幻想著有一天能“鐵肩擔道義”。在馮相意看來,醫生保障人們的健康,律師守衛法制保障大家的財產生命安全,教師傳道授業,例如這些都是值得尊重的職業,但記者的不同在于他們沖在社會第一線,保障了弱勢群體發出自己聲音的權利。
大學期間,馮相意來到上海電視臺實習,通過跑新聞,他看到一些不平之事,也眼見社會的一些坎坷。他有時會義憤填膺:“為什么沒人去管呢?我也不知道我能管多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但至少一個人出來喊一句,也許就會好一些?!蹦茏鲆稽c是一點,這成為他日后做事的一個原則。
初入社會,馮相意也有被溫暖的瞬間。
十年前,他和朋友為了參加攝影比賽去上海崇明島取景,傍晚拍攝結束,同伴著急趕回市區。當時崇明沒有地鐵,大巴排隊又遙遙無期,數十公里的路程只得打車。幾人掏了掏口袋,200元打車費都湊不齊。作為導演的馮相意讓同伴下車先走,車費自己來解決。十年前手機支付還未興起,他便拿著身份證,一路去問別人借錢。問了大概三四十個人,大家都覺得遇到騙子了,轉身就走。直到最后在地鐵人工售票窗處,里邊的售票員阿姨借給了他。
“當時就被觸動了,有點熱淚盈眶的感覺?!彼貞浀?,“那時天氣很冷,雖然都說社會冷漠,城市冷冰,但還是有好心人?!彼c售票處的阿姨至今保持著聯系。
大學一年級第一腳踏入社會,馮相意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善意”的力量。他領悟到“并不是說人一輩子每一件事情都是要求回報的”。而后,馮相意經常參加志愿者活動。
在上海世博會期間,他被評為優秀志愿者;在紐約,他做義工為社區治理制定方案、做宣發;在倫敦,他作為志愿者參加市政府組織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反戰紀念……他覺得多做一些不求回報的事情,自己的人生也會變得有趣一點。
決意回歸
大學畢業后,馮相意選擇先后在美國和英國留學深造。2015年9月,他在倫敦攻讀完MBA碩士學位。
憑借對市場的敏銳嗅覺以及高效的傳播能力,馮相意在英國快速展露頭角,迅速打開異國社交圈,原英國內政部大臣和卡梅倫內閣辦公室主任也在其中。從無人知曉到聞名英國華人圈,再到兼任英國上海商會最年輕的副會長,這一切,馮相意自覺“既努力又幸運”。
彼時的他已在某世界百強企業歐洲總部任職,負責跨國市場部的運營,協調法國分公司和香港集團的日常工作。很快他又被挖到一家中英合資公司,成為了合伙人,并管理公司中英兩地的市場部,助力這家創業公司成功拿下第一輪融資。
2016年,馮相意在英國拿到了工作簽證,英國綠卡唾手可得。這意味著他只需要安安穩穩地工作五年,就再也不用擔心在這個遙遠國度的養老、醫保等問題。
然而,這些在眾人眼里“體面”的工作并沒有讓馮相意滿意。上議院的貴族、下議院的權臣、大企業的富商,觥籌交錯之間,馮相意經常感受到空虛,有時候他會覺得這些人比他更加痛苦和不快樂。
豐富的經歷讓他的人生視野更加遼闊,他覺得名利富貴不過如此,就算有了更多的收入、更高的社會地位,快樂也不一定會比以前多幾分。但這些感觸也讓他陷入了迷茫,開始思考以后的路怎么走。沿途的風景讓馮相意更加清醒,他終于可以慢慢放下年少的虛榮心,沉淀自己。
對他來說更深刻的是,這里并非故土,也沒有任何親人。
“如果我能用我學到的東西,為我的父母,為我的家人,為我的山山水水做點什么,你和我一定都會感到自豪?!边@是澎湃新聞發刊詞中的內容。也許是與澎湃創刊人邱兵的深深共鳴,馮相意辭去了倫敦的工作,舍棄了他多年在英國積累的一切,毅然踏上回國之路。
“所以回國吧,為祖國的山山水水做點什么?!瘪T相意下定決心回歸。
由于這份共鳴,馮相意回國入職梨視頻,以“媒體人”的身份繼續探索,期冀實現心中所想。
“我在梨視頻的老師是位受人尊重的戰地記者,有很高的新聞追求,這與我的理念不謀而合?!弊鳛橹谱魅伺c責任編輯的馮相意,他與團隊每年都完成了數百檔新聞節目,例如“江歌案”、“倫敦恐襲”、“金庸歸去”、“委內瑞拉經濟危機”等等。
他深入調查每一個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了解公共議題背后折射的社會現象。每一次的新聞策劃、熱點挖掘、深度調查都在不經意間增加了他的人生的厚度,讓他學會更加深刻、全面、長遠地看待問題。
除新聞制作之外,從媒體、品牌、市場到公共關系,再到企業社會責任,馮相意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也不斷地在變化。
兩年前,即將“奔三”之時,馮相意開始“轉身”——來到了企業基金會。
轉身從新
這個轉身并非心血來潮。
馮相意形容媒體是“曝光”,是“拍案而起”?!鞍炎雷优乃橹?,必須有人去換一張新桌子,或者把好桌子搭起來?!彼鼋鉀Q問題的人、“搭建書桌的人”。
他想從“報道者”變成“行動者”,去解決問題。2019年,馮相意進入了一家企業基金會并一手組建了公共事務部門,帶著從善的價值觀開始在企業社會責任的領域踐行。
作為基金會管理層,馮相意能夠影響很多項目的選擇和輸出?!澳霉骓椖縼碚f,我可以去選一個好的項目,或者更加不功利地去做好一個項目?!?/p>
以往的經驗都被派上用場。因為做過媒體,他能心中存疑地去實地調研,比如他并不完全相信項目提案和別人的資料?!肮饪恳化B報告一堆照片是非常片面的。有的項目看起來五彩斑斕,媒體喜歡報道它,社會也謳歌它,但其實并不一定好,一定要去實地了解?!?nbsp;
近兩年,他跑了一百多所破舊的村縣小學?!爱斘宜洪_那些小學糊在墻上的一層層報紙的時候,我就知道,到底什么樣的項目才是值得去做的公益項目”。對這些,馮相意的心中已自有準繩。
市場的工作經驗讓他知道怎樣去調動資源,如何聯動政府和當地企業一起解決問題,如何對受助者有益并能滿足合作方的需求?!澳沁€是之前在騰訊負責市場工作時候獲得的啟發,當時資金有限,如何打開市場平衡各方需求,都是很大考驗,想不到建學校也能用上?!瘪T相意笑著說。
在一次下鄉調研中,馮相意看到一所鄉村小學租用了一間工廠用來上課。下雨天時,房子漏水,孩子們在教室里放了幾個桶子接水。午飯靠燒柴火,老師們還要去砍柴。臨時學校放學回家的路上很多大卡車,灰塵大且不安全。
于是,馮相意與團隊共同努力,發起了校舍重建項目,重新選址,給師生們蓋了一個擁有塑膠跑道和電子屏幕的新學校。
除了聯合當地政府的力量完善硬件設施之外,他還專門去找了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的機構,為孩子帶去心理教育課程。
進入公益領域后,馮相意更加堅信善事是要從小事做起的。
去年7月中旬,江西連日暴雨,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歷史極值,多地發生洪澇災害。在看到這條揪心的消息之后他與同事立即響應,緊急聯系成本管理部門,短短10個小時內就想辦法調取了1萬只編織袋馳援江西。
“百感交集,那種情況下真的很想做點事情?!瘪T相意在水災第二天就趕赴江西出現在堤壩上?!拔疑踔链┝硕萄澾^去,我以為需要跳下水去抗幾個麻袋,結果都是機器完成了,已經不是98年了?!瘪T相意欣慰地說。
從“善心”到“善行”,一切都像是自然而然。無所謂犧牲或者高尚,只是想注入自己的力量,去推進一些讓社會更美好一點的事情。
現在,他會更加深刻地看待“鐵肩擔道義”,也換了一種心態看世界。
在接受采訪時,馮相意剛剛過完30歲生日。30歲之前他曾一個包、一臺相機,走過50多個國家,翻越過北極的冰山,也橫穿過撒哈拉沙漠,在古巴海域上學調雞尾酒,在莫斯科到北京的綠皮火車上學會了尤克里里。
在翻越冰川追逐極光的旅途中,他幾經生死。在雪谷里搭好帳篷生完火,四下寂靜仰望星空的瞬間,他才發現,原來極晝極夜現象,不僅僅是維基百科或者論文期刊上描述的那般“完全的白天或黑夜”,“它還存在第三種狀態,灰蒙蒙的,持續很長時間?!?/p>
如今的馮相意來到了三十歲的臨界線,對他而言,就像是世界觀仍在不斷接受鍛造一樣,三十意味著“從新”。
“以前人們說三十而立,這放在現代是很難的?!瘪T相意在朋友圈寫道:“人怎么才能立起來,不是看賺多少錢,而是看能不能真的站立起來。站著把錢掙了,或者不賺錢但是能站著不后悔?!?/p>
末了,馮相意緩緩地說出自己的“關鍵字”:責任、正義和自由?;蛟S往后,這些骨子里的東西,能讓他在這個復雜的“江湖”中留下更多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