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漁的銼刀

“作者也許沒有意識到,當他大段大段地抒著懷,儼然筆底大有深意時,表象上的莊論與骨子里的輕慢,已經在筆下構成滑稽對照?!?/blockquote>

責任編輯:劉小磊

望文號脈

“作者也許沒有意識到,當他大段大段地抒著懷,儼然筆底大有深意時,表象上的莊論與骨子里的輕慢,已經在筆下構成滑稽對照。”

300年前,李漁推出新著《閑情偶寄》,由于他堅信新書具有無與倫比的出色性,深恐讀者不識貨、看走眼,遂在“凡例七則”里逐一點出該書的種種特色,并提醒道:“觀者于諸項之中,幸勿事事求全,言言責備。此新耳目之書,非備考核之書也。”

這說法很有趣,當我窘迫于某類文章,就可以借用這對概念,來揉一揉眼睛。在我看來,它就是一把精巧的文學小銼刀,便于我們評判觀點或看法的得失:要么看它能否“新耳目”,要么看它可否“備考核”。當然,如能兩項兼得,也沒啥不好,不過那是另話了。

現學現賣,試拿這把李漁銼刀,來銼銼下面這段出自先鋒作家格非先生的文字。在一篇以亡友為主題、署名《蘇醒》的散文里,格非提到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