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山素季“頭號政敵”:
敏昂萊深知過去軍方名聲不佳,也做了種種努力試圖改善形象,把軍隊打造成當前民主轉型的推動者角色,為此他不惜頂著軍內的異議大力進行軍隊改革。
他在Twitter和Facebook上都開設了賬號,Facebook賬號粉絲數一度高達130萬。這些賬號或發布他出席會議的消息,或分享他出訪旅途中的趣事,或關注健身運動,此外,也會抱怨某些勢力對緬甸的“欺凌”。
2018年和2019年間,Facebook和Twitter先后以防止“仇恨和錯誤信息擴散”為由,刪除了他和其他幾位緬軍將領的賬號。這讓他在特朗普之前,成為美國社交媒體平臺第一次封禁一個國家的軍事或政治領導人賬號的“受害者”。
責任編輯:姚憶江
敏昂萊。
2021年2月1日凌晨,緬甸軍方突然出動大批野戰部隊在全國同時行動,扣押了執政黨民盟的大批高級官員,包括現任總統溫敏和第二副總統亨利班提育,民盟領導人、國務資政昂山素季也被扣押。稍后,出身軍方的第一副總統敏瑞宣布接任臨時總統并同時簽署命令稱,根據憲法,在全國實行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并且將政權移交給緬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
由此,現年64歲的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Min Aung Hlaing)走到了聚光燈下,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即將退休的老將,最有勢力的軍人
按照緬甸憲法,緬甸國防軍總司令獨立于政府甚至總統的權威之外,獨立統帥三軍,有權在選舉年提名緬甸國會兩院總計166名來自軍方的議員,可以任命政府內的外交、國防、內政和邊境事務部部長以及地方政府在內相應部門的首長。在必要的時候,經過緬甸最高決策機關“國防安全委員會”的同意,緬軍總司令甚至可以接管政權。
可以不客氣地說,緬軍總司令的權勢絲毫不亞于作為國家元首的總統(或者實際上的國家元首昂山素季),是實實在在的另一個權力中心。敏昂萊大將自2011年出任國防軍總司令以來,被視為緬甸最有勢力的軍人。
出生于1956年的敏昂萊,早在2016年就已達到當時緬甸法定的退休年齡,當時恰逢緬甸時隔25年再次開放多黨制大選,昂山素季領導的民盟擊敗軍方組織的鞏發黨贏得政權。
1988年政變之后,緬甸進入了為期二十多年的軍政府時期,隨著時間推移人心思變,軍政府清楚地認識到,還政于民勢在必行,于是緬甸軍政府首腦丹瑞大將2008年啟動“還政于民”計劃,并推動軍方頒布了新憲法。
根據這部憲法,國防軍總司令不但獨立于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有權提名議會四分之一議席的成員,各省邦議會三分之一的成員和政府里涉及軍事安全與外交相關的四個部長人選,還可以在緊急狀態下根據國防安全委員會會議的決議接管國家政權。
2010年大選,在軍方強大的影響力作用下,親軍方的政黨鞏發黨在各級議會議席中,一共獲得了883個議席,包括259個人民院議席,129個民族院議席和495個省邦議會議席,在各級議會中均為多數黨。脫下軍裝的前軍政府總理登盛將軍成為總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柔翡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