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錯峰返鄉“百企萬人”快速調查:

大多數外出農民工選擇就地過年錯峰返鄉。

責任編輯:戴春晨

外出農民工是我國城鄉之間最大的流動群體,也是今年就地過年錯峰返鄉的最大群體。

當前,疫情多點散發仍在持續,阻斷流動性傳播就地過年成為“臘月”以來最大的民生熱點,更是億萬外出農民工十分關注關心的切身利益問題。

面對今年疫情諸多的不確定性,變動不居的新情況,鮮活的訴求在基層、在企業、在農民工中。

為此,中國勞動學會和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新華社經濟信息社對外出農民工就地過年進行“百企萬人”快速調查。

主要從全國各省份中選擇外出農民工集中的先進制造業如富士康、北京精雕、北汽福田、格力、海爾、福耀玻璃、華天科技,新型建筑業如中建集團、中交集團、中鐵建工、碧桂園,現代服務業如中國郵政、阿里巴巴、騰訊、美團、紅海集團,大型連鎖經營企業如西貝莜面村、馬華拉面等,特大型、大型企業和有代表性的中小微企業480多家,截至2月2日18:00共收到有效問卷57626份,涵蓋了國有、民營和中外合資多種類型企業,和百余位企業負責人、農民工電話訪談,可以說總體反映了農民工就地過年錯峰返鄉的新情況。

大多數外出農民工選擇就地過年錯峰返鄉

春節是外出打工農民工一年中最重視的假期,往年都是早早籌劃返鄉過年,今年遇到疫情防控的特殊情況,大多數農民工對就地過年呈現出理性思考。

據調查,選擇留企或留城就地過年占75.38%(43441人)。其中:

(1)男性占73.73%(42490人),女性占26.27%(15136人)。這基本與目前外出農民工的總體性別比吻合;

(2)25歲以下占19.99%(11518人),26-35歲占49.58%(28569人),36-45歲占20.13%(11599人),46歲以上占10.31%(5940人);

(3)漢族94.83%(54644人),少數民族5.17%(2982人);

(4)省內外出務工占35.4%(20397人),省外占41.01%(23633人),就地就近占23.59%(13596人);

(5)單身的有35.39%(20391人),夫妻雙方都在外打工的有22.32%(12861人),子女也在打工的有4.9%(2824人),已婚但自己一個人在外打工的有23.88%(13759人)。

不同行業外出農民工就地過年情況有差異

制造業因放假較晚,尤其是大型企業組織動員能力強,就地過年農民工比例高。

據調查,富士康集團73.13%的員工選擇就地過年,北京精雕集團除就地就近的外68.66%員工選擇就地過年。

此外,有些中西部地區制造企業因本地區員工多,就地過年比例高。例如,地處甘肅省定西地區的扶正制藥公司有81.82%員工就地過年,地處山西長治地區的高科華興公司就地過年員工占92.54%。

建筑業因一年假期主要集中在春節前后一兩個月,放假較早,就地過年的主要在北方地區和重點工程項目上。

據調查,東北地區因氣候寒冷,立冬后就陸續放假,民營建筑企業因工程任務不飽滿放假也較早。

中鐵建工北京豐臺新站重點工程項目上,來自云南、安徽等南方地區的農民工返鄉早,認為“錢掙得也不少了,老家一直是低風險地區,想過年回家看看”;現在準備就地過年的約4O0人,多來自吉林、北京周邊省份,日工資最高已達700元/天。

現代服務業中,新生代農民工占多數,平臺企業直接聯系農民工,過年期間工作任務飽滿,收入較高,就地過年的比例大。

據調查,餓了么88.57%的騎手選擇就地過年,中國郵政80.56%的配送員選擇就地過年。

一般服務業中,大型連鎖經營企業農民工就地過年的較多。

據調查,西貝莜面村79.53%的員工選擇就地過年,馬華拉面97.42%的員工選擇就地過年,北京愛儂97.39%的員工選擇就地過年。

受疫情沖擊大的住宿、餐飲、零售、文旅四大困難行業放假較早,例如,山西黃河京都大酒店除留部分值守人員外,其余已放假。有些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甚至放長假。

勞動密集型企業,尤其是與過節生活需求保障密切相關的企業,針對性今年大城市就地過年增加人數多,就地過年、穩崗保供人員較往年有較大提升,例如太原河西蔬菜交易市場去年留下來的是3萬人,今年就地過年的增加到4.6萬人,增加了53.3%。

三大經濟區、東北地區就地過年的農民工多

1.三大經濟區用工集中,來自中西部的農民工比例高,就地過年的多。調查中,上海就地過年的比例為93.03%,江蘇87.5%,浙江85.64%,福建80.39%,廣東74.09%,天津87.32%,北京84.58%。

2.東北等地區因疫情多點散發,就地過年的多。據調查,黑龍江就地過年的有87%,吉林為84.02%,遼寧為86.65%。

 就地過年農民工和企業的基本訴求

就地過年給農民工和所在企業都帶來新的課題,調查中農民工反映最集中的前五位需求是過節補助、錯峰調休、親情聯系、生活保障、節假日薪酬。具體看主要是:

1.希望得到就地過年補助,以抵消增加的部分生活成本。調查中,目前農民工拿到就地過年現金補貼的有60.54%,其中來自企業補貼的占33.03%,政府補貼占4.2%,兩者都有的11.02%。

2.希望年后和疫情穩定時企業能有相應調休安排。就調查結果來看,目前有18.36%的企業明確年后有補假安排,明確沒有的占28.45%,53.2%的企業尚未確定。

3.希望就地過年中親情網絡通訊聯系能獲得優惠便捷的支持。調查顯示,視頻、電話、微信拜年等已經成為外出農民工加強與親人朋友聯系的主要方式,47.47%的農民工認為電話費將會是就地過年的主要消費之一,希望能在寬帶上網和手機流量等方面給予方便,送流量送話費。

4.希望留城過年中購買生活必需品物價平穩。76.38%的農民工反映,購買年貨是過年消費主要支出,擔心就地過年人多,蔬菜、水果、副食品和禮包等價格上漲,如沒有加班工資會消耗收入積累。

5.不少農民工希望企業能在春節期間安排適當工作或及早復工。就地過年居家生活時間較長,疫情又導致就近訪友活動受限,如能留崗工作可獲得法定三倍節假日工資。調查顯示,目前有23.26%的企業有計劃在春節期間安排加班。

6.就地過年希望核酸檢測和注射新冠疫苗與城里人同等待遇。調查的農民工中,5.18%的已注射第一針,1.41%的人已打完兩針,未打的占93.41%。

7.希望利用就地過年時間學習新職業、接觸新技能,在企業參加小型培訓或“定制”的在線培訓。

8.希望就地過年能有適合農民工特點的文化娛樂、就近旅游、休閑體育等活動,單身農民工希望能參加有助婚介的小型活動或在線聯誼。

9.孩子就地上學的希望假期能有免費的在線輔導。

10.就地過年希望能和當地職工一樣得到黨委政府、工青婦和企業送溫暖等關心關愛。農民工表示理解黨和政府就地過年的倡導,不需要有硬性約束。

另外據調查,有19.2%的農民工計劃返鄉過年,主要是因為老家有親人生病和特殊探望需要,希望政府或企業能夠“點對點”保障安全返鄉。

調查中,企業反映的主要訴求是:

1.員工留企過年人多,防疫、生活、文化娛樂、部分加班帶來企業經營費用增加,希望政府能夠給予補助或在稅費減免方面給予支持。

2.對留守過年農民工集中的企業,希望給予重點幫扶,開通就地過年聯系熱線,對政府增加的支出也希望能夠納入特殊時期財政預算,能在國家抗疫特別國債和財政預算增加赤字中給予考慮。

3.對春節期間生產經營的重點企業,希望在貨物或產品進出口、海關、稅務、物流等方面開通綠色通道。

4.對小孩隨父母就地過年的,希望免費或優惠提供就近參觀學習、觀光旅游等。

5.對員工就地過年期間的房租、水電氣暖等費用希望給予一定幅度的補貼或減免。

6.對就地過年農民工集中的企業,希望給予如口罩、消毒水、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保障和支持。

做實做細做暖農民工就地過年工作的建議

有序引導上億外出農民工就地過年是防疫“大考”中的一道“加試題”。根據中央的總體要求,結合這次調查情況和連續五年的農民工研究,合理有序引導上億農民工就地過年,需要因地制宜解決實際問題,做細做實做暖利益相關工作,讓保障措施“接地氣”、就地過年“冒熱氣”。

1.企業及早預安排春節后疫情穩定時員工可以錯峰調休,由企業和農民工協商補假時間。

2.對就地過年的農民工給予現金補助或春節消費券、過年禮包等實惠型幫助,減除農民工就地過年消費增加的顧慮,一點一滴溫暖農民工的心。各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可因地制宜制定過節補助的具體指導意見,避免企業補助的相互攀比。

3.鼓勵企業根據自身需求,盡可能多安排假期留崗工作并給予假日勞動薪酬的權益保障。鼓勵政府和企業結合穩崗留工開展靈活多樣的崗位技能提升培訓,并給予相應的培訓補貼、生活費補貼、交通補貼等。鼓勵發放“培訓紅包”。

4.鼓勵開展就地過年期間新職業新技術在線學習,適應“數字過年”新需求,根據不同行業,有針對性地因企、因崗施教。尤其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20年發布的25個新職業,例如先進制造業中的人工智能訓練師,新型建筑業中的裝配式建筑施工員,現代服務業中的網約配送員、互聯網營銷師、健康照護員等。

5.保障過年的物資供給和文化娛樂安排,避免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豐富就地過年農民工的文化娛樂、旅游、體育等有“年味”的活動。免費參觀博物館、文化館等。例如碧桂園假日期間開放總部康體中心,每天播放兩場電影,春節給職工送盆菜;北汽福田組織每天不一樣的棋牌、烹飪、美甲、桌游等活動吸引就地過年員工在參與中快樂過節。

6.堅持農民工就地過年不聚會、不聚餐,外出戴口罩,住地常通風、勤消毒等疫情防控的硬性約束。

7.給予農民工就地過年網上親情聯系、視頻通話、手機通訊等“話費包”“流量包”優惠。

8.做好入情入理的宣傳引導,發揮央視、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和“抖音”“快手”等新媒體覆蓋廣的優勢,及時報道農民工就地過年的新方式、新典型、新生活,增強農民工自覺融入城市過年的獲得感。

9.干部下沉,深入農民工就地過年集中的企業和社區了解新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問題,把組織倡導和農民工的自覺有機結合。

10.農民工集中的城市應建立保障外來農民工安全過年的應急協調機制,及時處置安全、醫療、交通等問題。

11.對于經濟生活困難的農民工給予城市困難職工同樣的生活補助和送溫暖。

我國新增農民工正由無限供給轉為有限供給,抗擊疫情以來就業、招工“兩難”的結構性矛盾正向“就業難”轉變。進入新發展階段,農民工正從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去年2月下旬到3月上旬的“硬核”復工+獎勵等,已經顯示出農民工正在成為寶貴的人力資源。

外出農民工就地過年和企業穩崗留工直接關聯,和推進農民工市民化關聯,和以城市常住地為主的戶籍制度改革關聯,和關心勞動者、落實尊重勞動關聯,需要細致入微的工作,像春風化雨一樣讓農民工感到鼓勵就地過年不只是阻斷疫情流動性擴散的有力措施,更是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新嘗試,讓農民工真正體會到就地過年也是體面勞動有尊嚴的生活,從而深度體驗城市過年文化,反映出農民工既是城市創造財富的貢獻者,也是城市高品質生活的共享者。

要把引導和保障農民工就地過年的應對措施,發展為貫徹“共享”新發展理念的新實踐,讓農民工平平安安過年,高高興興留城,快快樂樂生活。通過細致入微精準的工作和農民工積極參與的共同努力,就地過一次有特殊紀念意義的春節。

 頭圖圖片來源于視覺中國

網絡編輯:鄧麗萍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