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城市形象傳播年度觀察報告
出圈,描繪的是“小眾城市”透過網絡平臺的參與式傳播,突破原有的小圈層進入大眾視野;
出新,描繪的是“有名”的城市通過傳播內容和創意的調整,呈現出城市的新形象。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戴春晨
成都首度倡議發展戶外消費,圖為成都夜市街景
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人們千“城”百態的生活方式。成百上千的中國城市,擁有別具一格的建筑、街道、風味和自然景觀,擁有富有欣賞價值的民俗風情。
人們如何展示,以及如何認知“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城市”,我們稱為“城市形象傳播”。
2020年的輿論場上,城市匆匆登場,大部分在信息的洪流中淹沒,而幸運的少數則成為萬眾追捧的“頂流”明星。
這些城市中的“頂流”,“走紅”和“長紅”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我們借助計量模型,歷經數據采集、挖掘、處理和分析,尋找答案。
這是南方周末城市(區域)研究中心的第一期《城市形象傳播年度觀察》。
2020年,我們的判斷是,城市形象傳播呈現兩大趨勢——出圈與出新。
出圈,描繪的是過去人們“看不見”的“小眾城市”,透過網絡平臺的參與式傳播,呈現獨特的城市元素,提升“能見度”,突破原有的小圈層進入大眾視野;出新,描繪的則是“有名”的城市,透過傳播內容和創意的調整,呈現出城市的新形象。這既包括既有形象的清晰化,也包括展現鮮為人知的另一面。
這一年,一撥寂寂無名的城市掀起了出圈的小高潮,以獨具一格的符號元素贏得傳播的勝利;另一方面,中國最具“能見度”的若干座“名城”,正依托全新的符號元素,講述新的城市故事。
在網絡空間的參與式傳播中,中國的城市形象傳播不斷演變,正迎來大小之辯、強弱對決的時代。
小城市的出圈
2020年11月,在四川理塘的雪山下,攝影師漫不經心地將鏡頭對準了到村口買泡面的20歲牧民。名叫“丁真”的小伙兒報以羞澀的微笑。
如同引發颶風的蝴蝶翅膀,丁真的微笑常駐熱搜榜,“甜野男孩”的人氣直逼流量明星。川西小城理塘走到了密集的聚光燈下,瞬間“引流”數以十億計,令人意外。
令人意外的不只理塘。國產懸疑劇《隱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