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搖號新政”,上海家長角逐學區房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就像兩只手,徹底扭轉了上?;A教育的路徑。
他管理著十個以上500人的客戶群,里面大多是家長,他們管已經買好學區房的人叫“上岸了”。
公平,是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搶優,則是家長的心態。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20年上海二手房的成交量上漲了31%,學區房上漲了37%,雙學區房則漲了44%。
上海2020年的教育新政,讓家長們陷入另一場爭奪戰。
過去四個月,在上海的網上信訪受理(投訴)中心,有23個遍布全市的小區提出了關于小學、初中劃片的訴求,要求“引進優質教育資源”。還有更多小區的“請愿信”傳播在家長群里。
起因是在2020年3月,上海市教委發布新政:明確民辦義務教育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施行電腦隨機錄取。
“公民同招”“民辦搖號”,就像兩只手,徹底扭轉了上?;A教育的路徑。
過去,民辦中小學因為可以先于公辦學校挑選生源,越做越強。部分名牌民辦學校的錄取比例甚至達到1:20,面試簡歷中甚至包含孩子(外)祖父母的職務、學歷、畢業院校等內容。
自2020年秋季新學期開始,這種“打雞血式”的沖民校方式被新政阻止。家長們除了投訴、請愿,還在另辟蹊徑。
“搖號元年”
“政策出來之前,我們整個小學階段的安排,都是按照民辦學??荚嚨囊髞碜龅??!比~其寧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他今年40歲,是上海靜安區本地居民。女兒11歲,恰逢2020年9月升入初中,是“搖號”新政下的第一批孩子。
因為家里對口的公辦小學和初中教學質量都一般,他們小學階段的目標就是考入好的民辦初中,為此上了各種補習班、考證書、參加競賽。這兩年數學競賽被取消了,但有一項英語競賽的成績學校還認,同學們都在考,有人搶不到上海的報名名額,去江西考了出來。
到了小學五年級,大多孩子都為沖擊民辦做好了準備。然而指揮棒突變,民辦一律搖號了。葉家女兒所在的班級,近一半孩子都選擇了搖號。
根據上海市教委要求,家長在市級平臺統一報名,電腦隨機錄取,全程錄像,向市、區兩級教育行政、督導、監察部門及學校家委會代表等公開。民辦學校不得提前招生、不得舉行測評或面試、招生錄取不得與任何培訓機構掛鉤。
葉家運氣不好,女兒沒有搖中,但他承認“這次搖號還是比較正規的”。
新政之下,升學的孩子有兩條路:進入家門口的公辦,或搖號去民辦。一旦搖號不中,就近進入沒招滿的公辦學校。對于葉家來說,附近沒招滿的公辦初中有兩所,沒搖中的孩子在里面再隨機抽簽。
他的女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