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金融乘科技之美

近年來,金融機構越來越重視數字化轉型,產品和工具應用日益豐富,金融服務的效率和風控能力大幅提高??萍甲尳鹑诓迳狭顺岚?,移動支付使網上消費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數字信貸使小微企業、個體戶的貸款更加便捷。保險公司在人員招聘培訓、遠程認證、產品銷售等關鍵環節實現了線上化。同時,金融科技在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過程中也大顯身手,線上辦、掌上辦、在家辦等“非接觸式”確保金融服務不斷線,極大提高了金融服務時效。

在金融機構擁抱科技的同時,不少科技互聯網公司也大踏步邁進金融領域??萍脊镜膭撔戮駥崒匐y能可貴,但是“摸著石頭過河”也遇到諸多“水土不服”。金融監管部門不得不再三強調,金融創新要有底線,必須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我們從監管的表態中讀出,金融的核心關鍵是風控,核心職能是服務實體經濟,金融創新都不得與之背道而馳。

相較于互聯網公司由下而上“草根”創新,以科技和補貼手段搶占流量市場的打法,傳統金融公司在創新上更注重自上而下的全局式創新,強調底線規矩以及對金融服務品質的升級。以中國平安為例,平安的金融創新一直以金融為本,科技為術,模式更加穩中有進,其愿景是要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正值平安發布2020年業績報之際,我們透過其業績內容,來看看平安是如何推動金融創新的。

積跬步,興科技

平安一直注重對自身科技實力的積累。

早在2008年,平安便將科技納入到公司的發展戰略中,提出“科技引領金融”的戰略,十多年間,一直不斷強化科技實力,到如今已擁有近11萬名科技從業人員、超3700名科學家的一流人才隊伍,8大研究院57個實驗室。

伴隨而來的是科技的累累碩果:

截至2020年12月末,平安科技專利申請數累計達31,412項,較年初增加10,029項;位居金融科技、數字醫療專利申請榜單全球第一位,位居人工智能、區塊鏈專利申請榜單全球第三位。

科技武裝下的平安,會迸發出怎樣的巨大能量?

以科技,強主業

科技只有與業務緊密結合才能實現價值。

如何將技術深入到業務邏輯的骨髓里,平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平安對內深挖業務場景,強化科技賦能,助力實現降本增效、風險管控目標,打造優質產品,提升獲客,增加營業收入。

公司經營方面,以平安的年報發布時間為例,本次年報發布時間是在2月3日,是滬市第一家披露年報的公司,相較于大多數險企提前了兩個多月。平安的年報提速工程是數據化經營提升企業效率的一大體現,這背后自然有強大的科技實力作為支撐。

客戶服務方面,在科技的加持下,平安保險業務的線上承保、一鍵理賠、銀行證券業務的線上服務早已常態化。以產險為例,車險特有的智能化查勘、閃賠服務極大提升了服務效率,報案、查勘、維修都可以在線上操作完成。作為一名曾親歷車險出險的平安客戶體驗深刻,線上化服務主動為客戶篩除掉“繁文縟節”,做到無紙化,少跑腿。

這樣的體驗幾乎融入到了平安金融服務的方方面面:

壽險在行業內首創“智能預賠” 服務,緩解客戶就醫的經濟壓力,累計預賠款超2.6億元。產險推出“一鍵理賠” 服務,已有超234萬客戶體驗“平安好車主”APP “一鍵理賠” 報案。平安銀行推出零售業務SAFE智能反欺詐系統,自上線以來累計防堵欺詐損失超24億元。 

特別是在疫情期間,平安更是搬出了科技的“十八般武藝”,將辦公和服務轉移到線上,保證了疫情期間工作不斷檔,服務不打烊。

金融在科技的催化下,不斷突破時間的桎梏和空間的限制,提升金融的服務品質,讓金融服務更有溫度。

搭生態,助金融

科技不僅提升了金融服務的競爭力,還在不斷拓展金融生活的服務邊界。

自2018年提出“金融+生態”戰略以來,平安一直不斷探索這一戰略模式,運用科技搭建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智慧城市的新服務生態,旨在通過生態建立用戶入口、打造生活場景,通過多元化服務提升客戶粘性,為金融創造更多的消費場景,最終形成以金融為核心的金融生態服務閉環。

平安“金融+生態”戰略得以在2020年進一步深化和鞏固:

截至2020年12月末,個人客戶數達2.18億,較年初增長9.0%;全年新增客戶3,702萬,其中36.0%來自集團生態圈的互聯網用戶;客均合同數2.76個,較年初增長4.5%;互聯網用戶達5.98億,較年初增長16.0%。

以平安的醫療健康生態圈為例,近四年來,每年新增金融客戶中約15%至20%來自醫療健康生態圈。在平安2.18億金融客戶中,有61%的客戶同時使用了醫療健康生態圈提供的服務。

平安的生態正在不斷為金融拓展業務邊界,讓金融走向生態,生態反哺金融。

以服務,惠行業

當科技作為一種成熟技術(應用科技)面向行業開放時,將會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角色。

得益于長期的積累和應用,平安將金融服務行業專業知識與領先科技融合,對外輸出服務,助力行業提高服務效率、賦能經營管理。

平安旗下的金融壹賬通承擔起金融科技服務出海的重要角色:

截至2020年12月末,金融壹賬通累計服務639家銀行、102家保險類機構,覆蓋國內100%的大型銀行、98%的城商行、46%的壽險公司和62%的產險公司,并通過這些機構觸達數以億計的終端客戶。

金融科技服務實體經濟、建立健全普惠金融體系是一項全社會系統工程,金融科技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提升效率、加快進度、降低服務門檻。比如,由金融壹賬通參與打造的粵港澳組合港項目服務平臺,可以貫穿大灣區港口、海關、物流、企業、金融貿易全流程,是大灣區首個互聯共享區塊鏈網絡,實現了 37 個港口監督協同一體化通關。

不止于國內,平安的金融科技正在不斷走向世界:

2020年,金融壹賬通與境外20個國家或地區建立合作關系;投身“金融新基建”;旗下虛擬銀行在香港正式開業。

從業務出發,走向行業,以科技服務實體經濟,相信這不僅是平安發展金融科技的方向,也是未來金融的方向。

結語

概括平安的金融創新模式——持續積蓄內生力量并不斷向外輻射,步步為營,循序漸進,打造和升級多層次的金融形態。

智慧金融:磨礪自身科技實力,打造領先的金融運營及服務模式。

生態金融:運用領先科技發展新服務生態,為金融創造更多消費場景。

普惠金融:整合成熟的應用科技對外開放,輸出智慧化解決方案,賦能金融行業,服務實體經濟。

如何運用科技挖掘出金融的更大潛能?也許平安給出了有參考價值的答案——讓金融乘科技之美。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