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沒人走就是浪費——專訪皮埃爾·朗貢特博士
四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到北京,在舊書攤上花20美元買走了一堆中國字畫;現在,他穿行在上海棗陽路一帶的店鋪里,想要買一個帶錄音功能的MP3。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陳伊瑋 鞏一璇
這是74歲的皮埃爾·朗貢特博士第30次來到中國。四十多年前,他第一次到北京,在舊書攤上花20美元買走了一堆中國字畫;現在,他穿行在上海棗陽路一帶的店鋪里,想要買一個帶錄音功能的MP3。
皮埃爾·朗貢特是比利時人,曾任國際公共運輸聯盟(UITP)主席。他也是城市規劃建筑集團的三個策劃人之一,該工作組負責比利時魯汶新鎮的總體規劃和建筑統籌。魯汶新鎮是1968年在一片農用地上修起的新大學城,圍繞新鎮建起了一個火車站。魯汶新鎮離布魯塞爾25公里,現在常住人口大概是4萬。這個項目為他贏得了國際建筑師協會獎。
1976年、1996年,朗貢特曾兩次作為比利時代表出席聯合國人居大會;1997年,朗貢特參加了在京都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大會,并簽署了《京都議定書》;1999年,皮埃爾·朗貢特獲得聯合國人居榮譽獎。
這是個心思縝密、防范森嚴的老頭,在接受記者采訪之前,他先要“采訪&rdq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