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輿論“求助”逼人清空購物車里的房,是惡意利用規則
老板制定的規則非常模糊,既沒有給出價錢數字的上限,也沒有給出財物品種的限制。假如購物車里裝的是一架飛機、一份股權書、一張登月憑證……那又該如何是好?只要是人制定的規則,就難免有模糊性與“漏洞”,即使規則在被不斷地完善。但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常常體現于這樣一種情形:規則雖有模糊性與“漏洞”,但人們依然敬畏規則,以基于人性、良知、道義的言行在規則的合理框架內達成某個目標,建立某種心照不宣的平衡,踐行某種默契。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杭州一公司員工小王向輿論“求助”稱,老板承諾,年會獲得一等獎,公司將幫忙“清空購物車”,結果自己中了一等獎,但因為購物車里放的是一套房,老板就拒絕幫忙“清空”。小王覺得公司這樣“有失信譽”,老板則表示小王這樣有點“過分”,這是要“全公司給他買單”,但最終還是付了房子的定金。
這事以這樣的方式收場,就怕購物車不滿意,因為它若有心它會說:我可以放下十套房……這當然是個玩笑,然而誰能否認,世上有“小王”,也會有“大王”呢?本來挺好玩的事,鬧成這樣,歸根結底,是“惡意利用規則”惹的禍。
確實,老板制定的規則非常模糊,既沒有給出價錢數字的上限,也沒有給出財物品種的限制。假如購物車里裝的是一架飛機、一份股權書、一張登月憑證……那又該如何是好?這樣說起來,這小王還挺“善良”的。這老板錯就錯在低估了薅羊毛、占便宜者的境界,其欲望可以“無遠弗屆”,錯就錯在,光顧著年會樂呵一下,忘記了好玩之余還有抬杠、較真。他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梁淑怡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