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星際”飛船SN9返回著陸時發生爆炸

當地時間2月2日,美國得克薩斯州,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成功發射了“星艦”的最新原型SN9,但是在返回著陸時再次猛烈撞擊著陸場發生爆炸。該公司之前的SN8飛船在試驗時也發生了爆炸。

SN9的起飛和上升如預期那樣進行,升空4分鐘后到達10公里處,在短暫盤旋后翻轉到水平方向,要以滑翔姿勢返回著陸平臺,到此為止都是成功的。

但接下來的一個關鍵動作出了問題。

理論上當“星艦”SN9接近發射臺時,需要重新翻轉到垂直狀態并重新點燃發動機。但SpaceX后來表示,在實際的著陸翻轉過程中,其中一臺猛禽發動機沒有重新點火,飛行器推動力不足,導致SN9高速著陸。在起飛6分多鐘后,SN9硬著陸爆炸。

就在爆炸地不遠處,靜靜矗立著下一次即將發射的“星艦”SN10。有網友評論:SN10目睹爆炸全過程,會不會“瑟瑟發抖”?

問題出在何處?

報道稱:事故的原因是猛禽發動機未正常點火。

究竟是發動機本身問題還是線路問題?

果殼網科普主筆、天文科普作者虞駿表示,因SN9硬著陸時發生爆炸,所以目前還不清楚具體原因,需要SpaceX公司后期進行調查得出結論。

由于猛禽發動機是SpaceX公司全新研制的一款發動機,使用的燃料是甲烷和液氧,可靠性尚不確定,所以發動機出問題的可能性較大。

調整動作復雜目的是什么?

SN9測試升空時,在飛到距離地面10公里的高空后,經歷了一系列非常復雜的姿勢調整動作,目的是什么?

虞駿介紹了飛船的預定動作:先由三臺燃燒甲烷的猛禽發動機推進升空,貼近預升高度后發動機依次熄火。當攀升至最高點后,“星艦”要翻轉到水平方向開始返航,像樹葉一樣飄落。臨近落地時,飛船繼續調整姿勢,機底朝下,猛禽發動機重新點火制動,減速降落。這個過程實屬繁瑣復雜,成功率不高。

另外,SpaceX公司為了讓宇宙飛船可重復使用,以實現“人類移民火星”多次往返的使命,在飛船的設計上也極力配合這次復雜的姿勢調整。

SN9飛船和之前的飛船相似,是個“胖胖”的圓錐體。特殊之處在于飛船的上邊和下邊各有一對“翅膀”。有了“翅膀”的飛船在肚子朝天降落時,可最大程度增加空氣阻力,用空氣阻力來實現飛船從外太空軌道高速進入大氣層時的減速。

飛船落地前還需經歷“神龍擺尾”階段,從水平方向調整為垂直方向,要利用“翅膀”的開合調整空氣阻力。稍有不慎,便會前功盡棄。

不銹鋼“大暖瓶”

SN9飛船的外形很有特點。外殼是不銹鋼材質,看起來像個“大暖瓶”。其實,性能更好的航天材料有很多,為什么非要選擇不銹鋼呢?

虞駿表示,主要是因為不銹鋼材料成本低。其次,低溫環境下,不銹鋼材質的輕質與堅固程度甚至可以和碳纖維材料媲美(碳纖維:含碳量在90%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是制造航天航空等高技術器材的優良材料)。

由于成本較低,SpaceX公司在建造SN9時“順手”打造了SN10進行再次實驗,想以此發現更多問題并逐步改進,所以SN10有理由“瑟瑟發抖”。

另外,虞駿認為:馬斯克在2023年讓“星艦”帶著日本億萬富翁前澤友作去月球并返回的計劃可能有些困難,但仍值得期待。

網絡編輯:汪亞純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