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 | “小鎮做題家”的煩惱
最普遍的質疑為,“小鎮做題家”將自身失敗的原因歸結于外部,是在為自己的不努力開脫。西蒙認為,這個詞確實能折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城鄉差距等復雜的社會問題。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馮葉
封聰穎
我和西蒙相識于一次飯局,是我們共同的好友引薦的。那是2019年夏天,我和西蒙都剛剛大學畢業。
西蒙是南方一所985院校的工科男,身高和樣貌普通。當時他手握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我也在校招的尾聲如愿進入媒體行業。我們看起來都有光明的前途。
烤盤上的肉片受熱蜷縮,滋滋作響,他一次次夾起肉,胃口很好。席間,他向我打聽如何揣摩女孩心思。除去情感問題,他似乎沒有別的煩惱。
一年后,我聽聞西蒙加入了豆瓣上一個名為“985廢物引進計劃”的討論小組。這個小組后來紅極一時,引發了關于階層分化、內卷、文憑通脹等方方面面的討論。
好友告訴我,西蒙工作數月后就辭職了。加班、重復性的工作消耗了他的志氣??臻e時,西蒙唯一的消遣是去書店看書。但令他沮喪的是,書店里一杯飲料的價格接近50塊,而他那份工作的基本月工資是3500塊。再后來,他出現了白天干嘔的癥狀,食不下咽。
西蒙辭職后選擇二度考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