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 | 水與火的這一年,人民和公仆都得愿意說話
我們看待水火的方式就是 我們 面對困難的姿態。洪水和大火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地考驗著我
們——天災與人禍交織,呈現著復雜的真實,也引發洶涌的爭議。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吳筱羽
李玉樓
相關報道詳見《西昌大火生死復盤》
2020年我的第一趟差,是去回訪木里大火中折損近半的西昌森林消防大隊。
那是1月12日,當天中文互聯網上最熱門的文章是關于澳大利亞大火的,文章獲得大量轉發,也招致批評——33年前的大興安嶺火災中,《中國青年報》著名的“三色報道”振聾發聵地指出“這次大火不僅是天災,更是人禍”,被視為中國新聞業災難報道的里程碑。
剛從機場出來,我就聞到木炭燃燒的焦味,出租車司機告訴我“:馬道那邊剛燃起來。”
馬道街道位于西昌市區西南方,街道沿348國道和成昆鐵路呈狹長形,東側是高聳的群山,山腳下分布著中學、醫院和鐵路職工的家屬院。
事后,西昌森林公安查明這起山火是由國家電網安寧分公司馬道供電所12號電桿短路所致,并將其作為刑事案件進行偵辦。
2021年1月23日,西昌專業撲火隊太和隊的隊員結束水泵訓練回到營地。過去一年撲火隊的裝備水平大幅改善,配備了水車、水泵和水帶。
兩個多月后發生的西昌3·30森林大火,起火點位于同一條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阿柴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