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德:與生活緊密相連的閱讀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法國作家紀德。
關于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一種共識認為:只有將紀德作為一個總體,才能看得最清楚,才會帶給我們最大化的教益。如薩特所說,紀德提供給我們的教益,并非抽象地提出來的,而是他慢慢地活出來,用生命展示出來的。過程中,有自我禁錮,有觀望,有沖破,有焦灼,有反復,有糾結,有極大的痛苦,有極大的欣喜,有贊同,有反對。以上種種,非整體觀之,不易把握。
整體地看待,既要求我們通觀紀德的作品,也要了解他的情愛觀、道德觀、政治觀等等,一句話,了解他的整個生活。閱讀,在紀德生活中占很重要位置。紀德的傳記作者之一艾倫·謝里登就說,紀德的一生,大部分時間花在閱讀和寫作上了,而紀德的寫作,常常是記錄他的閱讀心得。紀德的閱讀心得,可與他的創作、行止相印證。這部《紀德讀書日記》(劉錚選譯,商務印書館,2020)是個極佳例證。
紀德的家庭閱讀
家庭生活中,兒時,紀德便與父母一起讀書。父親去世后,他與母親、表親、友人一起讀,讀的往往不是消遣作品,而是嚴肅著作。自傳《如果種子不死》中,紀德記述,除卻《圣經》,他還與母親一起讀文學批評著作,讀得頗有興味,如“圣-馬克·吉拉丹的戲劇文學教程。每天讀一章,我們一卷又一卷已經啃完了五卷”。照我的印象,這種家庭閱讀活動,相當于一種集體娛樂活動。在沒有電影、電視、電腦、手機的時代,大聲閱讀可以是一項娛樂活動,現在的讀者恐怕很難想象。
與后來成為妻子的表姐瑪德萊娜,紀德也一起讀書讀到大,即使他們的感情出現大的裂痕后,仍舊會一起讀書。紀德以瑪德萊娜為原型創作的一些小說人物,一些傳記對瑪德萊娜的描述,都給我們一種印象,即瑪德萊娜是個純潔、虔誠、隱忍的宗教徒,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時常表現得非常拘謹的保守派。這當然是不錯的,但是否限制了這個人物的形象?我們可以說,至少在閱讀方面,瑪德萊娜的接受度還是頗為廣泛的?!都o德讀書日記》1905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