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丨我經歷的8次核酸檢測和2次隔離

在我看來,病毒并不可怕,被周邊人當做“潛在毒源”、差別對待的恥感,更令人苦惱。有很多個深夜,我都曾設想,萬一測出了新冠病毒陽性,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馬肅平 何海寧 助理編輯 溫翟玲

崔慧瑩 (農健/圖)

相關報道詳見《復盤輿論漩渦中的武漢紅十字會: “當時只想找搬運工,不惜力氣的”》

親手給自己做核酸檢測采樣,并不是愉快的體驗——嘴巴張大,把長約15cm的消毒棉棒捅到喉嚨口,在柔軟的扁桃體上蹭出麻癢與干嘔,再把濕潤的棉棒折斷,裝進密封小瓶等待檢測。

說實話,在2020年2月底的武漢,第一次做核酸檢測時,我心里的好奇遠勝忐忑,為了采到鼻咽腔深處的細胞,我對著自己一頓猛戳,完成采樣后,還不忘給標有“生物危害”的試劑盒拍了照片。

那時,大多數人還沒想到疫情陰霾會經年不散,日常的生活出行模式要被徹底重構。我也沒想到,自己會因為參與武漢、北京的疫情報道,兩度接受隔離,前后做了七次核酸檢測。

在我看來,病毒并不可怕,被周邊人當做“潛在毒源”、差別對待的恥感,更令人苦惱。有很多個深夜,我都曾設想,萬一測出了新冠病毒陽性,生活會變成什么樣?

收到“陽性”報告的瞬間

很少有感染者能明確說清,自己是緣何被病毒擊中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