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丨在中國的角落,看見更多的“丁真”
回望2020年讓我記憶深刻的瞬間,腦海里蹦出來的就是小余的眼眸,清澈、真誠又充滿青春的希望。歲末時,有一個像他一樣俊朗的藏族小伙丁真走紅了。我有時想,如果“他們”能被更多人看到,他們背后的世界能被更多人所知,更多光也就能照進“角落里的中國”。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況娟
回望2020年讓我記憶深刻的瞬間,腦海里蹦出來的就是小余的眼眸,清澈、真誠又充滿青春的希望。歲末時,有一個像他一樣俊朗的藏族小伙丁真走紅了。我有時想,如果“他們”能被更多人看到,他們背后的世界能被更多人所知,更多光也就能照進“角落里的中國”。
“從那日出到日落,飛吧張開愛的翅膀,你就像山風一樣自由夜里11點,在四川省西昌市百無聊賴候機時,我收到了17歲涼山彝族小伙余拾呷惹發來的一段視頻。屏幕里頭漆黑一片,只聽得到他彈唱的這首《山風一樣自由》。宿舍熄燈了,他和兩個伙伴用借來的電子琴、吉他和非洲鼓摸黑演奏。
他說,平時只要有空,就會喊來“兄弟們”合奏。他喜歡沉浸在音樂世界里,也夢想著過幾年畢業了,回到涼山的村里,帶著小朋友們組建山里的樂隊。2020年,貴州六盤水一位名叫顧亞的老師在海拔2900米的海噶小學帶領學生們來了一場“鄉村的樂夏”,熱烈的節奏燃翻了寂靜的大山。小余在這位前輩身上,仿佛看到了可預見的未來。兩三年前,這個夢小余連想都不敢想。家住瓦杜村山頂的他,和眾多涼山娃一樣,從小走過曲折又漫長的求學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