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丨我在南周接熱線
大半年下來,“您”的忘我傾訴,內容已整整有1075頁,634385個字,而這些,僅僅是電話記錄的一部分。這六十多萬字如用A4紙打印出來連一起,就像是綿延無盡的“紙長城”。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何海寧
唐敏
2020年3月,夾雜著6年的陌生和曾經的熟悉,我又輕輕拿起了這個電話:“您好,南方周末新聞熱線?!边@一年的電話那頭,有過去熟悉的反腐、反黑、拆遷、詐騙、醫患、教育......也有陌生的新冠疫情。
這一年的電話那頭,有人“發現”了各種治療新冠病毒的靈丹妙藥,自告奮勇打電話來熱心推薦,不僅有酒、醋,還有廚房里隨手可得的各種物品,例如味精,“你們報社能號召大家做菜時放點味精嗎?有效!”排除味精廠的自我推銷,或許這背后深藏著無路可尋的恐慌。還好,隨著國家措施得力和疫苗研發,這樣的電話已經基本絕跡了。
這一年的電話那頭,有人在國外回不了中國。他們滯留在世界各地,無法登機,而簽證即將到期。焦急的聲音越過大洋通向這里。也有人出不了國,早已預交了國外高校的巨額學費,卻只能待在國內的家里,黑白顛倒上網課。隔離,成了這個世界的關鍵詞。
這一年,有太多無法幫助的求助電話打進來。一位女留學生回國隔離在酒店,晚上一只蝙蝠飛進房間,她感覺非??只?蝙蝠=新冠!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邵小喬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