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特河畔的阿加莎

格林威就像一道分水嶺,阿加莎有近65%的作品寫于買下格林威的1938年之后。奔流不息的達特河,為她滌去焦慮、恐懼、傷痛,見證了她順遂圓滿、燦爛不凡的后半生。

如果阿加莎在彼岸回望達特河畔的這座故園,回望自己不可復制的塵世旅程,她一定了無遺憾。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8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楊嘉敏

“它看上去非常白、非常迷人,一如往常的遙遠而淡漠。它的絕美讓我感到一陣刺痛,‘太珍貴了,我們無法擁有’,可是擁有它會多么令人激動??!今晚,我坐在那里想,這是世界上最迷人的地方,它幾乎讓我窒息?!?/p>

——阿加莎·克里斯蒂(寫于1942年10月27日)

“推理女王”阿加莎在寫作。 圖片來源 格林威導覽手冊

在阿加莎·克里斯蒂長達八十五載的人生中,她住過不同地方,也擁有過多處房產。例如,位于德文郡托基(Torquay)的阿什菲爾德老宅,1890年9月15日,阿加莎在這里出生,對它一輩子念念不忘;位于牛津郡沃靈福德的冬溪屋,是阿加莎中晚年的主要寫作居所之一,1976年1月12日她在這里去世;還有桑寧戴爾、斯泰爾斯、倫敦肯辛頓、切爾西等地的房子。但她本人最中意的,是托基的格林威(Greenway)。

從倫敦開車去托基,一路飽覽油畫般的英格蘭秋色,尤其進入德文郡后,天空澄凈,云朵舒卷,村舍、教堂、莊園、溪澗錯落有致,青黃相間的農田上點綴著麥垛和牛羊。英國朋友說,德文郡、康沃爾郡是英格蘭兩個“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此言不虛。而德文郡海濱小城托基,猶如英吉利海峽一顆蚌珠,相當于英國的“里維埃拉”,歷來是有錢人度假和療養勝地,阿加莎曾夸贊它具備“一個美麗地點的所有特質”。

到達托基,暮色四合。9月下旬,這座城市剛過旅游旺季,比想象中更柔靜。一棟棟依山面海的建筑燈火明滅,海灣波平如鏡,泊滿帆船游艇,路旁的棕櫚隨風搖曳。一百多年前的托基人不會想到,一位日后被譽為“推理女王”的當地女子,將讓托基隨她一起載入世界文學史冊。

翌日清晨,在旅館享受了一頓豐盛地道的英式早餐后,我和朋友從城區趕往格林威。半個多小時的車程,風景秀雅而多變,海岸、翠巒、沃野、云霧、果樹,以及沿途花叢中那些顏色鮮亮、半隱半現的小別墅,提示著這塊“上等好地”的獨特格調。

車停在嵐靄深處,通往格林威的小道只能步行。這是一條名副其實的“green way”,樹木參天,綠意彌漫,卻又透著靜寂、幽邃、神秘,頗似阿加莎小說中的景象。緩步走過小道,忽見不遠處山坡上,格林威大宅赫然入目,像是要在達特河畔遺世孑立,漫山遍坡的草木將它的純白色襯得格外耀眼?!耙淮崩硐氲姆孔?、夢幻的房子”,在自傳里,阿加莎發出這句心滿意足的感嘆。

(格林威大宅 圖片來源/National Trust)

1938年夏,阿加莎聽說托基郊外有一處房產正在出售,巧的是,她小時候曾在達特河上看到過這房子,也記得它的名號——格林威。她母親克拉拉生前認為,格林威是達特河兩岸房屋中最完美的一棟。當48歲的阿加莎再次見到格林威,這座精巧雅致的白房子和美不暇接的周邊環境,都散發著托基的味道,讓她立即決定買下它。最終,阿加莎以“便宜得令人不敢相信”的6000英鎊,成了這份不動產的擁有者。

算起來,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格林威的第八任主人。

格林威位于達特河(River Dart)東岸,離入??诓凰氵h。自撒克遜時代起,達特河就因其天然深港而地位突出,為農場主、漁夫、貿易商、海員供應生活必需品,諾曼人把它發展成英格蘭最重要的貿易港口。商船在河上行駛十多英里,進入德文郡南部腹地,開拓了一條錫、棉花、板石貿易的水上高速路。由于達特港的影響力,1338年,愛德華三世將“達特河之水”賜給其子即“黑王子”,以保護皇家組織,此后康沃爾公爵承襲了這項特權。

16世紀三十年代都鐸王朝期間,在達特河渡口高地上,德文郡吉爾伯特家族繼承人奧托·吉爾伯特和妻子凱瑟琳建造了格林威,成為這一帶的地標。1700年,這個航海望族遷至附近的康普頓城堡,格林威被托特尼家族的托馬斯·馬特恩買下,后轉讓給他妻子所屬家族的卡貝爾·魯珀。

18世紀四十年代,格林威被留給魯珀家族的瑪格麗特·迪貝勒。30年后,她的一位遠房表親魯珀·哈瑞斯繼承此宅,前提是要將姓氏改成魯珀??恐麓箨懞推咸蜒?、西班牙做貿易,這位魯珀·哈瑞斯·魯珀迅速積累了財富,并大手筆重建格林威,也就是今天這所宅子的中心部分,典型的喬治式。文件記載他的13個孩子有6個出生于格林威。然而,新宅的建造費用給魯珀帶來財務重壓,1800年他宣布破產前,格林威歸屬埃爾頓家族。

愛德華·埃爾頓,一位布里斯托的投機商和下院議員,為格林威掏了9000多英鎊。他委托專人重新設計了符合時尚的花園,并延續至今。1811年,其子詹姆斯·馬沃德·埃爾頓繼承格林威,他的貢獻之一是資助修建了一條直通格林威入口的新路,山道長度也因此延伸。1832年詹姆斯的爵士兒子以1.8萬英鎊賣掉這份地產時,清單上有一座1英畝的大花園、幾處小花園、一片甜瓜地、一間船屋、一個泳池以及園丁們的房舍等,可見格林威當時規模已具。

從19世紀三十年代至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百年風霜,格林威又幾易其主,不同的主人給它刻下不同的烙印。比如,第四任主人、富有的愛德華·卡里翁上校喜歡種樹,為格林威的植被打下基礎。第五任主人、銅業巨頭理查德·哈維著力于格林威的現代化修建,新造了玻璃花房、網球場等,他還堅持跟一份鐵路議案抗爭,這條鐵路原計劃橫穿通向碼頭的房屋來運送游客,最終雙方達成協議,在房子下面打通隧道,格林威得以保全。第六任主人托馬斯·波利梭是銀行家兼議員,為了對得起自己付出的4.4萬英鎊,他擴大了格林威的整體面積,并引入大量奇花異樹,使這片土地更加斑斕多姿。第七任主人阿爾弗雷德·古德森爵士乏善可陳,格林威在他手里不到一年就被賣給了阿加莎。

阿加莎和馬克斯在格林威“炮臺”小憩,觀賞達特河水天一色的景致。 (格林威導覽手冊/圖)

購買格林威時,阿加莎已開啟人生后半場,也算閱盡千帆,為何會對格林威如此鐘情?除了漂亮的外觀和自然環境,這座喬治式建筑還有些什么在強烈吸引著年近五旬的阿加莎?

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生于殷實之家,父親弗里德里克·阿爾瓦·米勒是一位有美國血統的英國紳士,因為繼承了大筆遺產,一生從未工作,活得慵懶快活,整天打板球、玩惠斯特牌、大手大腳花錢,在社交界很受歡迎,據說年輕時曾追求過溫斯頓·丘吉爾的母親。直到32歲,風流倜儻的米勒先生才收心,娶了暗戀他數年的克拉拉·貝默,一位軍官的千金?;楹?,米勒夫婦在托基定居——那是維多利亞時代的托基,比后來更為優雅寧靜??死骰弁ㄍ?、精力充沛,是阿加莎啟蒙教育的關鍵人物,指點她閱讀狄更斯、薩克雷、簡·奧斯汀作品。阿加莎從小就有超乎常人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癡迷于福爾摩斯探案故事,比起哥哥蒙蒂、姐姐瑪奇,她得到了母親更多寵愛,也正是克拉拉最早開發了小女兒的文學天賦,若沒有她溫柔的鼓勵,阿加莎或許不會有勇氣在姐姐的舊打字機上敲出第一篇習作《美人屋》。

阿加莎11歲時,父親去世。長期坐吃山空且疏于理財,使米勒一家債務累積。其后,蒙蒂從軍駐外,瑪奇嫁人,留下克拉拉和阿加莎相依為命。華衣美饌、仆人簇擁的日子一去不返,母女之間卻更親密,這條愛的紐帶無疑是少女阿加莎心底的一束光,以至成年后,她在精神上仍高度依賴克拉拉。

1926年4月克拉拉病逝,阿加莎哀慟不已,一度消沉。不久,她與出軌的丈夫阿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