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020丨我們究竟為何要抵達?
毫無疑問,抵達是接近真相的第一步,當我們永遠把自己設立為局外人,可能永遠不能明白歡呼與熱淚,隱忍和不舍從何而來。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11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蘇有鵬
在一個丁真的粉絲群中,最近一次關于甜野男孩的討論,是一組關于他的時尚寫真。
“真人看起來是更胖,還是更瘦?”每當有朋友問我類似的問題,我都會找其他的話題搪塞過去,用不少于5分鐘的時間,去談論理塘的巖石、咖啡館以及高原反應。
丁真,是我2020年采訪到的最火的人。除了丁真之外,2020年大半的時間都在與政府部門打交道。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采訪丁真的經歷,也讓我對到達現場采訪有了全新的認識。
到了這個時刻,我必須坦白,作為一位在寒冬前往理塘采訪丁真走紅事件的記者,我從沒有與丁真說上話、握上手B個日日夜夜之后,我終于在理塘的康巴人博物館,見到這位生活在格聶神山下的藏族小伙。
三天,整整三天,在到達理塘之后,這是我第一次見到丁真本人。周圍的粉絲,包括幾名記者,已經激動到原地跺腳,但我卻忽然意識到,采訪、蹲人,一切都沒啥意思,當對方的安保人員提醒不能拍視頻之后,我甚至沒有偷偷拿手機拍照的沖動。
一部分原因是,當下,作為一個采訪對象,丁真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周凡妮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