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時:師生關系惡化說明教育出了問題
學生看見學校和老師也迎合上司、“忽悠”、說假話,他們的道德力量就喪失了,學生也不再從心里敬畏。教師沒有時間坐下來看書想問題,哪里來自己獨到的觀點?學生也就不佩服老師了。
責任編輯:傅劍鋒
■名人談民生
朱清時(中科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原校長、知名教育家)
學生看見學校和老師也迎合上司、“忽悠”、說假話,他們的道德力量就喪失了,學生也不再從心里敬畏。
擴招把學校和教育變成了商品。這導致學生和家長對學校和老師的態度出現了變化,由過去尊敬、感謝變成了理所當然。
很少有學校在(擴招)建新校區和二級學院時,考慮到老師的精力也是成本,老師一天幾個小時就無謂消耗在 (去郊區校區的)車上了,根本就沒有精力做別的。
教師沒有時間坐下來看書想問題,哪里來自己獨到的觀點?學生也就不佩服老師了。
教師的道德力量減弱,學生不敬畏老師
我很遺憾地看到,從研究生控訴為導師無償打工,到今年早期的“楊帆門”師生沖突,到上個月發生的法大弒師事件,這些師生關系緊張的事件雖然都是偶發的,但它們的頻繁發生,說明我們的教育確實出了問題。
師生關系這么緊張,主要原因是學生對學校和老師的佩服、崇拜、敬仰之心淡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