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爾賽”學大盛之后:原來你是這樣的《論語》
孔子也有展示文化自信特別擲地有聲的時候,尤其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什么“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聽著特別提氣。歸根結底,實力足夠,才能根據具體情勢決定是低調炫耀還是大聲宣告。骨子里是虛的,那就怎么炫耀都是笑話了。
責任編輯:陳斌
在庚子年祭孔大典上,人們在誦讀儒學經典。
先抑后揚,自問自答,不經意間炫耀自己想要炫耀的東西……這種做派被稱為“凡爾賽”,其實是很數典忘祖的。
這種其辭若有憾焉,顯然是大中華的傳統藝能。譬如《論語》,就是一部大傲若謙的語錄集。
太直白的炫耀,孔子很反感。所謂“惡紫奪朱,惡鄭亂樂”,紫色染料貴所以就喜歡紫色,鄭國音樂“淫”(淫有淫蕩的意思,也有過分的意思)就喜歡鄭聲,這兩項愛好之所以令人厭惡,就是太赤裸裸,顯得很沒有低調奢華的貴族范兒。
孔子的自我評價,總是很謙卑的,“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比绻f到圣人和仁人,那我是不敢當的。不過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做到從來不滿足,教導別人也不知疲倦罷了。
老師這么謙虛,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