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電凍車”,1000公里續航是救星嗎?

我們與三十位資深車主溝通發現,有半數車主表示愿意置換,核心觀點都在于能夠緩解里程焦慮,尤其是網約車車主。也有半數車主表示完全沒有必要,因為現在除了北京和2023年之后的上海,其他地區都可以買插混車型。

價格仍然是更重要的門檻。一位車主說,“不會買,跟手機一樣,現在手機一天一充正好,我沒有必要多花幾千塊去買個兩天一充的?!?/blockquote>

責任編輯:汪韜

春節已過,天氣回暖,被調侃為“電動爹”“電凍車”的電動汽車,也終于迎來春天,要恢復續航能力了。

我自己也是電動汽車車主,跟進電動汽車觀察已有五年,采訪了上百位電動車主。天冷開電動汽車有多難?車主們最有發言權:

“睡一宿覺,起來就發現續航又消失了十幾公里?!?/p>

“不敢全程開空調,車上手套帽子都是必備,甚至跑長途得帶著小毯子?!?/p>

“十幾公里的路,用了七八十公里的續航,上個班心驚膽戰?!?/p>

“快充時候外面太冷,人只能待車里,不開空調人凍得夠嗆,開了空調充電速度瞬間爆跌?!?span>

2020年12月,在昆明從事網約車業務的秦師傅給自己的車輛充電。 (新華社/圖)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BestEV項目對數百位電動車主展開的調研結果顯示,與標定續航相比,常溫環境下各車型實際續航差異平均為9%,而低溫環境下各車型實際續航差異平均可達到30%,部分車型可達50%。

隨著技術的發展,電動汽車已歷經迭代,操控性能、續航、外觀內飾、駕乘體驗、智能駕駛等均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冬季續航縮減、充電難仍然是消費者放棄電動汽車的主要原因。

2021年,多家車企都表示將有1000公里續航的車型面市。高續航會解決冬季掉電快的難題嗎?解決這個難題,還有哪些辦法?

冬季充電,一場艱難的冬泳

電動汽車天冷掉電快的最大外因是空調。傳統燃油車空調暖風來自發動機產生的熱量,但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系統的發熱量小,無法提供足夠的熱源。因此,電動汽車空調制熱多采用電加熱器,即電流通過熱敏電阻產生熱量,也就是“用電發熱”,“消失的續航”大部分用在了這里。

另一方面,“用電發熱”的電能不僅要用于車內空調制熱,還要用于電池包自身的加熱保溫,盡量減少電池在低溫環境下工作,以保證電池壽命。

除了以上外力外,電動汽車續航低的核心原因是,電池在冬天的運行狀態好像一場艱難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阿柴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