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問題頻發,平臺失管失察問題嚴重
責任編輯:鄭碩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發展和平臺型業態擴張,關于平臺自我監管缺失的問題逐步顯現。2021年1月的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中,近半數涉及互聯網平臺失管失察問題。與此同時,在涉及平臺型企業案件的背后,“壟斷”一詞頻繁出現,另外,傳統的藥妝安全問題依舊牽動全民目光。在這樣的商業環境下,企業必須扛起本屬于自己的責任,決不能觸碰社會紅線。
2021年1月,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初步篩選出100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作為月度整體觀察的數據樣本。經專家投票最終評選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在初步篩選出的100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中,違反法規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占比較大,已經連續多月占比近七成,暴露出部分企業存在運營不規范、違反法律法規、侵害消費者權益、產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其中,相較于上月,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領域的問題占比有較大增幅。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1月仍然是金融企業的警示事件數量最多,高達54件。但值得注意的是,1月互聯網企業的警示事件多發,尤其集中于平臺型企業的失管、失察,暴露出互聯網快速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圖1. 1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議題分布
圖2. 1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行業分布(單位:件)
平臺需加強自我管理,互聯網環境亟待凈化
相較2020年12月的6%,2021年1月在“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領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占比增幅較大,比例已增至12%。
其中,互聯網企業相關事件集中于涉黃、涉賭、侵害用戶權益等方面,此類問題頻發,仍然是警示事件的重災區。例如,抖音、快手、斗魚、騰訊QQ等知名互聯網平臺被舉報有部分賬號涉黃或涉賭,騰訊應用寶、小米應用商店、豌豆莢、OPPO軟件商店、華為應用市場等多家常用的應用分發市場亦被查出存在一定數量侵害用戶權益的APP。
互聯網環境是社會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人的生活都與其發生一定程度的關聯,其中許多用戶都是孩子,他們本就處于人生發展的積累階段,極易被垃圾信息蒙蔽,從而產生不可估量的惡劣后果。
全社會都不應放任因行業內部競爭、法律法規監管不完善、用戶網絡安全責任意識不強的情況持續發生,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彼谢ヂ摼W主體都應該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加強自我管理,相關部門也需要加大監管力度,打造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的網絡空間。
承擔社會責任,讓商業思維框在“社會紅線”之中
不論是互聯網平臺中涉黃、涉賭現象,還是醫藥企業的不正當競爭事件,其背后都逃不過“壟斷”一詞,不少企業企圖建立壟斷地位、獲取額外利潤。此外,還有多家銀行、保險、證券類金融機構違反審慎經營原則,違規發放貸款等問題頻發。究其根本,都是在商業思維主導下,越過了“倫理”甚至是“法律”的結果。
但是,發展的“高速公路”看似快速且平坦,卻易使人失去警覺,有時還比不過走“土路”的一步一個腳印。
雖然企業的商業屬性造就自身以盈利為首要目標的理念,但其社會責任屬性亦不容忽視。一個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能夠在長遠上贏得消費者的認可,從而獲得更大的發展。
將企業的商業思維框在法律法規、社會責任之中,反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更好的市場秩序、為企業發展的長遠考慮,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現象的出現。尤其是知名企業和備受關注的領域,發生警示事件時往往關注度高、影響力大,對企業的社會形象產生不可挽回的損害。因此,更需守住底線,時刻保持警覺,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才能博得更長遠的發展。
1月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
一、157款APP侵害用戶權益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1月22日,工信部向社會通報了157款存在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名單,騰訊應用寶、小米應用商店、豌豆莢、OPPO軟件商店、華為應用市場等平臺均有涉及。
警示:軟件應用市場中,APP強制、頻繁、過度索取權限;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欺騙誤導用戶下載等問題頻發,對用戶權益造成極大威脅。應用軟件的開發和使用,需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中對于用戶權益的保護規定,尊重用戶隱私等各項權益,在合法范圍內為用戶提供更好服務才能獲得長效信任。同時,軟件平臺的管理主體責任也應落實到位,做到不放任、嚴監管。
二、山東五彩龍金礦爆炸事故
涉及領域:安全與健康
事件回顧:1月10日14時,位于山東棲霞市西城鎮正在建設的五彩龍金礦發生爆炸事故,造成井下22名工人被困。1月25日下午5時,山東棲霞笏山金礦爆炸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召開第六場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山東五彩龍金礦事故22名被困礦工中,11名生還,10名遇難,1名仍在搜尋。1月27日,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約談山東省人民政府負責人、省應急管理廳主要負責人、煙臺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國務院安委會決定對山東煙臺笏山金礦“1·10”事故查處實行掛牌督辦,應急管理部指派國家礦山安監局副局長帶隊進駐督導山東徹查事故原因,嚴查事故遲報瞞報過程,依法依規嚴肅追責。
警示:爆炸事故發生后,涉事企業對救援困難估計不足,直到1月11日20時5分才向棲霞市應急管理局報告有關情況,遲報30小時、瞞報實際情況,延誤救援時間。生命無價,警鐘長鳴。各類礦業生產企業需要時刻謹記安全生產原則,重視員工的安全防護能力訓練,有完備的事故處理緊急預案,發生事故時能夠按照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積極展開科學救援。
三、抑菌霜“大頭娃娃”事件
涉及領域:安全與健康
事件回顧:某網絡博主發布的一段嬰兒使用抑菌霜后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的視頻引發熱議。1月8日,漳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此事發布情況通報稱,有群眾反映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目前,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并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
警示:激素有消炎的作用,但使用激素有著嚴格的標準:在藥品中只有經過臨床試驗后才能添加與治療效果相應劑量的激素,而在“妝字號”的化妝品和“消字號”的消毒用品中不允許添加過量激素。違規添加激素藥物,無視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所謂的“黑科技”不過是為了賺“黑心錢”。嬰幼兒正處于生長發育重要時期,相關生產廠家應該提升安全責任意識,相關部門也應嚴格檢測確保品質合格,嚴苛的標準、嚴格的管理才能共同守護嬰孩健康成長。
四、全棉時代廣告侮辱女性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全棉時代的一條卸妝濕巾視頻廣告中,一女子深夜回家遇黑衣人尾隨,女子急中生智用濕巾卸妝,卸妝后變丑并成功自保。視頻內容引發熱議,被指侮辱女性。1月10日,全棉時代發布名為“歉意表白”的“詳細版”致歉信,但全文中道歉內容僅有兩段,之后近兩頁內容都是在回顧企業的光輝歷史,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警示:廣告旨在喚起人們對商品的需求,并對生產或銷售這些商品的企業產生了解和好感,本應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但全棉時代以侮辱受害者、侮辱目標客戶的方式去做廣告,違反了一個企業廣告該有的基本底線。再者跟蹤尾隨是違法行為,本就不適合用于廣告中“玩?!?,全棉時代使用如此過頭的“創意”,勢必引發大眾的反感。
五、抖音涉黃被罰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根據群眾舉報線索,北京市“掃黃打非”辦公室指導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對抖音平臺進行約談,對其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行為做出頂格罰款的行政處罰。
警示:據統計,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室舉報中心共接到反映涉抖音平臺傳播色情低俗信息的舉報線索900余條。抖音作為一家受眾廣泛、知名度高的視頻傳播平臺,應加強內容審核,過濾不良信息,做好平臺監督管理。
六、盒馬鮮生銷售陳皮梅不合格
涉及領域:消費者責任
事件回顧:1月29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關于2021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的公告。其中,不合格產品信息第8項顯示,標稱廣東梅業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北京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十里堡分公司在盒馬鮮生APP銷售的古法陳皮梅,被檢出鉛超標。
警示:盒馬鮮生APP作為食品銷售平臺已多次被查出食品不合格問題并被通報批評,“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備受民眾關注的領域,也是食品經營中最基本的問題。盒馬鮮生應表現出應有的重視和自省,將保障食品安全作為眼前的頭等目標,建立統一的標準并嚴格把關,才能獲得消費者長久的信任與支持。
七、“花小豬”網約車平臺疫情防控不力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1月10日,北京召開疫情防控第206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容軍在發布會上指出,針對近期滴滴名下“花小豬”打車平臺連續發生網約車駕駛員確診病例的情況,交通運輸執法部門加大對網約車和巡游出租車疫情防控的監督檢查,處罰花小豬平臺疫情防控措施不落實12起,罰款34萬元;處罰滴滴平臺駕駛員96起,罰款107萬元。
警示:當今社會,網約車業已成為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城市聯通與交流的重任。但是在疫情防控階段,仍有部分網約車司機不戴口罩,不提醒乘客戴口罩,不按要求進行通風、消毒,平臺也未對駕駛員疫情防控措施落實進行有效監督,在疫情面前失職失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行為都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疫情傳播的潛在威脅,平臺應該也必須肩負起應有的責任,對司乘的健康和安全負責。
八、先聲藥業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1月29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先聲藥業濫用在中國巴曲酶濃縮液原料藥銷售市場的支配地位,實施了沒有正當理由、拒絕與交易相對人進行交易的行為,排除了市場競爭。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先聲藥業被開超1億元罰單。
警示:原料藥市場的壟斷行為輻射范圍極廣、破壞力極強,壟斷力通常由上游市場傳導給下游的成品藥市場。從消費者層面來講,壟斷可謂有百害而無一利。為打擊原料藥壟斷行為,國家一直重點開展反壟斷調查。醫藥企業在追求企業利益的同時,也需要肩負醫藥救世的使命,同上下游企業通力合作、互利共贏實現新發展。
九、斗魚直播間涉賭
涉及領域: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
事件回顧:中國青年網1月15日報道,斗魚直播間“彡彡九戶外”涉嫌萬人聚賭,一年流水1.1億元,其主播被警方采取強制措施。
警示:斗魚作為知名的互聯網直播平臺,沒有履行其內容管理和篩選的職責,放任賭博行為出現在直播間內,不少網友甚至青少年沉迷其中,損失慘重且不能自拔?;ヂ摼W直播平臺的發展需要嚴格遵守網絡社區各項規定,平臺加強監管,為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環境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十、多家金融機構合計被罰超1.9個億
涉及領域:守法合規
事件回顧:1月8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監管動態:近期,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規案件,對國家開發銀行、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長城新盛信托有限責任公司、長城華西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金融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員依法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處罰金額合計1.995億元。
警示:本次處罰違法違規行為包括:為違規的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提供融資、違規收取小微企業貸款承諾費、理財產品信息披露不到位、為非保本理財產品出具保本承諾、出具與事實不符的理財投資清單等。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和社會平穩的重要影響因素,金融行業需要大力整治亂象,社會公眾也需要風清氣正的金融環境。切實維護金融安全需要金融機構的高度自我管控、從業者的合規守法,如此才能守住不發生金融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評選方法和流程
“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評選采取專家投票法。月初,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收集、整理上月發生的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并從中篩選出候選事件。之后,隨機邀請9位智庫專家進行“背對背”投票,按總得票數由高到低評出“月度十大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