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之后】“這只是一個進程的開始”

說中國是峰會主角,這或多或少有些夸大。別的不說,會議的共同宣言文件是誰起草的?應該是美國人和歐洲人協商之后拿出來征求各國意見的。中國還不是起草者。

責任編輯:余力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俞喬談G20峰會

南方周末您如何評價這次G20峰會的成果?

俞喬:代表了全球80%制造、貿易和投資份額的國家坐在一起討論,這是一個好的起點。我們看到,美國的聲音、歐洲大陸的聲音和發展中國家的聲音一起發出來,這是不常見的。與過去的重要歷史時刻相比,這一次,發展中國家的聲勢不一樣了,他們已經有可能積極主動地影響全球的未來。

但是,一天的峰會,20國領導人每人有15分鐘的公開發言時間,顯然只能談論原則性、框架性的話題??梢韵胂?,共同宣言在峰會前已經起草好,征求過各國意見。20國的利益訴求各不相同,多邊框架太大,難以達成具體協定,可以看到,共同宣言基本只是關于未來目標的表述,不是具體行動計劃。要落實宣言提及的目標,顯然還要有漫長的過程,這次峰會只是一個進程的開始。

而且,這次是布什的告別演出,奧巴馬沒有登場。當前首要的任務是穩定金融市場,美國的態度至關重要,特別是下一屆政府的措施將是穩定市場的核心因素。但該出場的主角沒有出場,在明年1月20日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之前,市場仍會較大幅度的震蕩,持續下跌甚至大跌的可能依然存在。并且,近來歐日相繼陷入經濟衰退將會放大市場波動。

南方周末奧巴馬沒有出場意味著什么?

俞喬:根據《華爾街日報》上周末的統計,和一年前同期相比,全球主要股市跌幅驚人。

南非30%、加拿大31%、英國34%、澳大利亞35%、瑞士38%、西班牙40%、法國42%、德國43%、日本44%、意大利46%、新加坡48%、巴西56%、俄羅斯62%、中國65%,等等。

如果股市繼續下跌,必然通過金融市場影響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大部分屬于實體產業,股價下跌意味著它們資本金大量縮水,難以從金融機構獲得實體公司正常經營所必需的短期貸款。如果市場持續拋售,它們還可能資不抵債,出現負資產,這必然會影響到公司實際運營,當上市公司遇到麻煩,會在產業鏈的上下游間引發連鎖反應。

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漸擴大,美國實體產業不斷傳來壞消息。比如,運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