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顏悅色再現“侮辱”女性內容,面對危機更需坦誠相待

2021年伊始,社交媒體先后曝出全棉時代、茶顏悅色等品牌,在其廣告及產品宣傳品中,部分內容涉及侮辱女性的問題。面對社會責任危機,涉事企業針對輿情作出了回應,但其回應內容被網民直指“空洞無力”“避重就輕”,引發了更大的輿情危機。

近日,有網友指出,長沙地方茶飲品牌“茶顏悅色”產品與宣傳內容存在侮辱性詞匯等問題。

2月19日晚,茶顏悅色通過其官方微博針對該問題發布致歉聲明,“就茶顏悅色長沙話主題貴胄杯上‘撿簍子’這句長沙俚語的不妥造句給大家帶來的糟糕觀感,我們在此真誠地給各位朋友道歉?!?/p>

致歉聲明稱,“將立即召回這一批長沙話主題馬克杯”,并會認真反思這次事件產生背后的原因,從創作尺度、創作管理、產品管理等各個環節去改進工作。

但該回應顯然沒有得到公眾及網民的理解與接受,部分網友在微博評論中指出茶顏悅色的回應是“避重就輕一把好手”。同時有更多網友在茶顏悅色的官方回應下方,貼出了茶顏悅色過往的問題廣告,其中不乏性暗示、侮辱性內容。

20日凌晨,茶顏悅色再次通過微博向公眾致歉,針對網友提出的質疑作出回應:“上篇回應回避陳年舊事確實幼稚。我們深知現在表達歉意有些遲緩和蒼白,但仍想再次表達我們的歉意,我們積極反省的態度,以及我們改正錯誤的決心?!?/p>

由于該事件與茶顏悅色之前的企業形象出入較大,該話題在社交網絡快速發酵,持續處于熱搜話題狀態。截至22日16時,該話題僅在新浪微博閱讀量便高達6.5億,討論量也超過3萬。

尊重女性是企業商業倫理的重要內容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發布的《1月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分析》,及相關研究成果顯示:

2021年1月,在初步篩選出的100件企業社會責任警示事件中,違反法規和損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占比較大,已經連續多月占比近七成,暴露出部分企業存在運營不規范、違反法律法規、侵害消費者權益、產品質量不過關等問題。其中,相較于上月,商業倫理與責任治理領域的問題占比有較大增幅。

在企業商業倫理范疇中,尊重女性是企業關注利益相關方的重要表現。作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女性權益都是不容忽視的,更是受到政策與法律的保護。

性別平等,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重要社會責任議題,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同與支持。無論男性、女性,都不應當成為標簽,更不能成為歧視的對象。在我國,性別平等更是受到法律保護的公民基本權利。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婦女的人格尊嚴。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婦女人格”。企業及個體行為,應該在法律框架內,保障婦女的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也要求企業切莫為了短期的經濟利益,游走在違反法律與社會道德的邊界。

尊重女性之外,面對社會個體,企業擁有更強的話語權,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有理由對任何個體進行任何方式的消遣、侮辱、歧視,此類行為在現代社會的商業倫理中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企業想要長遠發展,關注、關懷利益相關方這一原則,應當深植于企業文化之中,成為企業維護商業倫理的底線,也應當是企業一切商業行為的基本準則。

廣告“玩?!辈荒苓^頭

茶顏悅色的行為并非單一案例?;ヂ摼W時代,企業為了追逐商業利益,一味追求流量。一些企業在廣告宣傳中,急功近利,以博人眼球的方式希望獲取流量,以“玩?!钡奶茁啡偰贻p人。

2021年初,全棉時代的一條卸妝濕巾視頻廣告中,一女子深夜回家遇黑衣人尾隨,女子急中生智用濕巾卸妝,卸妝后變丑并成功自保。視頻內容引發熱議,被指侮辱女性。

1月10日,全棉時代發布名為“歉意表白”的“詳細版”致歉信,但全文中道歉內容僅有兩段,之后近兩頁內容都是在回顧企業的光輝歷史,引起消費者的不滿。

以侮辱受害者、侮辱目標客戶的方式去做廣告,違反了一個企業廣告該有的基本底線。再者跟蹤尾隨是違法行為,本就不適合用于廣告中“玩?!?,企業使用過頭的“創意”,勢必引發大眾的反感。

在此之前還有椰樹椰汁廣告門風波等,也皆是因為不當廣告引發社會爭議。

廣告的目的是喚起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從而喚醒公眾對于商品的興趣,并對生產或銷售這些商品的企業產生了解和好感,本應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符合社會主流價值觀。

這也更加要求企業在廣告戰略制定、廣告制作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監管,將正確價值觀有機融入廣告內容,達到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的共贏。

面對危機,坦誠第一

面對危機,茶顏悅色、全棉時代第一時間選擇的不是正面回應事件,解決問題,而是試圖轉移公眾視線,掩蓋問題本質。

殊不知,在社交網絡不斷發展的今天,企業的任何細小行為,都愈發難以隱藏,互聯網的記憶更無法抹去,讓許多過往的惡劣行為無處遁形。

這迫使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領域,需要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對于解決社會責任危機,企業需要更加快速、專業的應對。面對網絡素養不斷提高的公眾,以往含糊其詞、模棱兩可、推諉指責的回應,已經不能瞞天過海。

同時也要求企業在面對問題時需要更加坦誠,需要將真誠與企業文化緊密結合,成為商業行為的指導原則與底線。

任何企業及個體都存在犯錯的可能性,只要在法律框架與社會倫理道德允許的范疇內,公眾可以給予任何成長中的個體機會,但這樣的機會往往存在一個前置條件,即彼此真誠相待。

放眼國內外,許多跨國企業、國內龍頭企業,在應對此類危機方面,更多地選擇直面問題,坦誠相告,將問題原因、解決方案、整改措施等一一羅列,清晰有效,并且持續進行后續反饋,對于履行社會責任,樹立企業品牌,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坦誠面對、承認錯誤、修正錯誤,或許將成為未來企業面對社會責任危機不可繞過的基準線。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