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市場制度遇到麻煩,但不會消亡”(下)

西方的知識分子和民眾要問自己,在自由換安全的路上,你們愿意走多遠?只要個人主義存在一天,市場經濟就是必然的選擇。

責任編輯:余力

專訪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和金融學教授許小年

◆在評價美國政府的金融救援時,人們把非常時期和正常時期混為一談,政府的職能在這兩個時期是截然不同的。
◆政府的非完美性是因為它和你我一樣,都是凡夫俗子,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對公眾來說,你是愿意忍受尋租貪腐之苦呢,還是愿意忍受市場上的壟斷貪婪之苦?你不是在天使和魔鬼之間進行選擇的,而是在兩個魔鬼之間挑一個危害小的,挑一個成本低的。
◆西方的知識分子和民眾要問自己,在自由換安全的路上,你們愿意走多遠?

凱恩斯主義與凱恩斯主義者

南方周末您認為自由市場制度不會崩潰,這是一個理性分析后的結論嗎?

許小年:自由市場制度會不會崩潰?我們可以看一下歷史。1929年“大蕭條”,西方各國有著不同的反應,以英、美、法為代表的各國,選擇了繼續堅持自由市場經濟的道路;而德國和日本選擇了國家資本主義,并從國家資本主義走向了戰爭。二戰之后,西方世界經歷了艱難重建,盡管各國的政府職能在加強,但基礎還是自由市場制度。如果自由市場制度能夠在“大蕭條”的沖擊下生存下來,有什么理由認為它將毀于這次金融危機呢?

二戰前后,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得到了提升,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和戰爭有關。打仗的時候,政府出面,以全社會的名義把經濟轉入戰時軌道,管制價格,安排生產以保證軍需,用配給應對消費品的緊缺。這一傳統在二戰之后繼續了下去,特別是在歐洲,重建歐洲的馬歇爾計劃是政府對政府的計劃,只能通過政府執行,強化了政府的經濟職能。

在戰后的幾十年中,歐洲的國有部門長期效率低下,冗員充斥,虧損累累。1980年代撒切爾-里根主義的興起并不是偶然的,不是說出了一個哈耶克,出了一個弗里德曼,又正好碰上里根和撒切爾夫人認同他們的主張,掀起了解除管制和私有化的浪潮,而是解決國有部門效率問題的一個對策。里根和撒切爾夫人必須要這樣做,否則共和黨在美國,保守黨在英國,就不可能獲得選民的支持。

哈耶克和弗里德曼堅持自由市場制度,堅持自己的理念,之所以得到廣泛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和當時的社會氛圍有關,和經濟發展的客觀形勢有關。原來的選擇遇到了問題,國有部門搞不好,必須尋找其替代方案,就像中國的經濟改革一樣,實踐已證明,計劃經濟此路不通,無論是鄧小平還是其他領導人,要在老百姓的擁護下長久執政,都會選擇改革開放。

南方周末現在美國次貸危機正逐漸演化為一場全球經濟危機,是不是意味著各國政府又要尋求另一個根本不同的解決方案?

許小年:在尋找替代方案時,要問一下有什么可以選擇的,用計劃經濟替代自由市場制度嗎?即便發生了金融危機,恐怕也沒有人建議回到計劃經濟,東歐、前蘇聯和中國的經驗證明,計劃經濟是毫無希望的。

自由市場制度不完美,過去有問題,現在碰上了問題,今后也還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問題,但迄今為止,它是人類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資源配置的機制。

為什么這么說?哈耶克指出,現代經濟活動極為復雜,涉及成萬上億的消費者和廠商,有多少種產品和服務?又有多少種資源要配置?如果靠政府完成這個任務,最多幾千名的中央計劃官員不可能收集并處理如此大量的信息。社會只能把資源配置的問題化整為零,變成個人和企業的分散決策,由13億人自己去收集和處理信息,自己做決策。

也許有人會問,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