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利為何沒能扭轉日本低生育率?

日本年輕人的問題并不在于生育時,而在于生育前的結婚意愿,以及生育后的撫養階段。

隨著房子單價和總價都越來越高,日本年輕人發現一個問題,住20平米的房子怎么找對象呢?

女性社會地位、收入水平不斷抬高,擇偶的標準、要求也相應提高,因此能夠匹配并結婚的適齡男女數量大大減少。

(本文首發于2021年2月25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馮葉

日本東京Takeshita商業街,全球房租最貴的地方之一。 (ICphoto/圖)

當地時間2021年2月22日,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人口動態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020年日本新生人口數量為872683,同比減少2.9%,創下歷史新低。

死亡人數則超過出生人口。2020年日本國內死亡人口數為1384544,同比下降0.7%,為11年來首次出現下降。

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曾在2017年預測,2020年新生人口數將跌破90萬,2023年將跌至84萬。但就目前日本的統計情況來看,出生率下降的速度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

隨著醫療條件越來越先進,日本步入了低死亡率、低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增長率的“三低”境地。

2012年,筆者曾前往日本調研生育率問題。當時正值日本換屆,安倍晉三再次當選日本首相之后,日本政府繼續對新生兒童實施大力補貼,但也未能扭轉新生兒減少的趨勢。

為什么日本出生率下降得這么快?這個現象又是從何時開始的呢?

斷崖式下降

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才能進行社會生產,因此人口一直是經濟學家關注的重點變量。而出生率的本質也是個經濟問題,生育與否取決于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出生率指的是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數的比率,反映一定時期內人口的出生水平。出生率不僅與當年新生兒數量有關,也和作為分母的人口基數相關,人口基數越大,新生兒數量越小,則出生率也相應越低。

與出生率相關的另一個指標是總和生育率,是指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出生率受到人口總數的影響,而總和生育率則是生育意愿和結果的體現。

對于發達國家來說,如果總和生育率小于2.1,那么新生人口將不足以彌補生育婦女和其伴侶數量的代際平衡,人口的更替將會讓人口總數越來越少。

歷史上,日本也曾有過兩波生育高峰。第一波嬰兒潮出現在二戰后的1947—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