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勞東燕一人成功反抗人臉識別濫用,真正解決還是要靠法律給普通人賦能

需要制定制度,規定哪些情況下可以用人臉識別,哪些情況下不可以用,而且要規定,如果單位選擇使用人臉識別,就要對信息安全負起絕對的責任,一旦發生數據泄露,要規定高額的罰款和賠償,壓制濫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沖動。

責任編輯:陳斌

在某小區,居民通過人臉識別設備經過小區的出入口。 (新華社記者 王曉/圖)

因為關于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的一篇報道,人臉識別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人臉識別作為一項先進的技術,確實也存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巨大風險,對其應用必須慎之又慎。

2020年3月,勞東燕教授居住的小區貼出安裝人臉識別門禁系統的公告,要求業主提供身份證、人臉識別等信息。勞東燕給居委會和物業公司寫了一封法律函,指物業公司無權強制業主提供人臉信息。最終,街道同意業主出入小區,可以自愿選擇門禁卡、手機或人臉識別的方式,而且人臉識別系統至今沒有啟用。

刷臉就可以出入小區、單位,刷臉就可以付錢,確實給人們帶來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汪亞純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