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為加速碳中和進程貢獻通威力量
備受矚目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于2021年3月5日在京召開。作為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今年將針對加快碳中和進程,筑牢我國能源和外匯安全體系、落實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和優先上網政策、優化儲能發展模式,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納,以及推進飼料企業繼續享受鼓勵類產業稅收優惠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議。
加快碳中和進程,筑牢我國能源和外匯安全體系
劉漢元代表表示,當前,光伏發電已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方式,成為了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中國已形成了每年100GW左右的光伏系統產能,產品每年發出的電力,相當于五千萬噸石油的當量。
2020年,我國進口原油增長到5.42億噸,石油外貿依存度創歷史新高,達到73.5%。在我國進口的原油中,約有80%需經過馬六甲海峽,國家能源安全、外匯儲備面臨較大風險。加之國際局勢一旦沖突升級,國內能源供給、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將面臨嚴峻考驗。因此,通過加快發展以光伏、風能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保障國家戰略安全的必然選擇。
因此,劉漢元代表建議加快推進汽車電動化、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清潔化,加速碳中和進程,筑牢我國能源和外匯安全體系。通過10到20年時間,實現我國能源增量的70%以上、存量的50%以上的可再生清潔化替代,在加快碳中和進程的同時,將國家能源供給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解決石油進口可能被“卡脖子”的問題,徹底實現我國能源的安全保障和獨立供應,節省大量外匯支出,為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戰略安全保駕護航。如果國家戰略需要,還可以進一步加快發展速度,用不到10年的時間實現這一目標;大幅度提高我國“十四五”規劃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將我國碳達峰和碳中和內控時間,分別提前到2023年和2050年,進一步展示中國的意志和決心,推動氣候治理和能源轉型扎實落地,同時倒逼國內加速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
落實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和優先上網政策
發展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為我國兌現國際承諾,體現國家責任與擔當,實現節能減排、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然而,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2020年全國棄風電量達到166.1億千瓦時、棄光電量為52.6億千瓦時,如該部分電量得以全額上網,可減少煤電機組二氧化碳排放量1800萬噸以上。2005年,國家頒布的《可再生能源法》中明文規定,“國家鼓勵和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其電網覆蓋范圍內可再生能源并網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卻一直存在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問題。此外,在上網電量無法保證的情況下,上網電價還被變相降低,以致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
對此,劉漢元代表建議,嚴格執行國家《可再生能源法》與可再生能源全額保障性政策;將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購政策執行情況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納入對地方政府、電網公司的考核范圍;逐步將煤電機組轉變為調峰電源;加快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及其輔助服務市場建設。
優化儲能發展模式,保障可再生能源有效消納
劉漢元代表表示,近年來,隨著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持續規?;l展,全面替代化石能源的趨勢已日益明顯,其在電源側的滲透率逐步提升,需要電力系統同步提升實時平衡與調峰能力,以保障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納。結合儲能技術的發展趨勢,我國在未來政策制定方面,應當充分考慮儲能在推動可再生能源消納以及提升電網穩定性等方面的正外部性,設計合理的儲能價格補償機制和市場準入機制,持續優化儲能發展模式,助力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
對此,劉漢元代表建議,不強制要求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配置儲能系統,以提高儲能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支持發展系統側集中式儲能系統,將抽水蓄能電站、儲能基地納入電力發展規劃與統一調度范圍,通過招投標等市場化方式確定項目業主;加快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引導鼓勵儲能以獨立輔助服務提供商的角色參與市場交易,發展儲能市場化商業模式。
推進飼料企業繼續享受鼓勵類產業稅收優惠
同時,關于飼料企業享受鼓勵類產業稅收優惠方面,劉漢元代表表示,2020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下稱《目錄》),對飼料產業要求的調整,方向雖然轉向了生產、種植更為健康、安全、附加值更高的農產品,但對飼料的要求由“綠色無公害”變為“取得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標志”,未能完全考慮當下的中國國情和飼料行業發展現狀,致使西部和海南自貿港飼料企業無法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阻礙了產業持續健康發展。飼料產業對第一產業的拉動作用明顯,能有效促進第一產業內部結構調整,由傳統的農業養殖轉型為規?;?、集約化養殖,因此需進一步鼓勵和扶持。
對此,劉漢元代表建議對《目錄》進行補充解釋,對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的鼓勵要求標準仍然定位于“綠色無公害”,有效落實國家優惠稅收政策,推動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有力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問題的解決。
深耕綠色低碳發展,為全球貢獻通威力量
通威集團一直致力于綠色低碳發展,2006年進軍光伏新能源產業以來,已打造出全球高純晶硅、高效太陽能電池片兩大產業龍頭,成為了全球能源革命的主要參與者和重要推動力量。
2月1日,通威集團宣布全面啟動碳中和規劃,推動公司綠色低碳發展,并計劃于2023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通威將借助其新能源產業優勢,通過大力發展“漁光一體”光伏電站所發清潔電力實現碳減排,并最終實現碳中和目標,繼續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升級,助力我國及全球“碳中和”目標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