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民政部原副部長宮蒲光:

在志愿服務記錄、激勵保障、服務實施等具體方面,還是“兩張皮”,許多制度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錢昊平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全國人大社建委副主任委員、民政部原副部長宮蒲光。 (受訪者供圖/圖)

卸任在民政部的職務后,宮蒲光專注于慈善事業的工作,2019年6月當選為中華慈善總會會長。2021年的全國人代會,他帶來了關于加快推進慈善法修訂工作的建議。據他介紹,前不久,全國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已分別對慈善法修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于“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p>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宮蒲光對上述表述充滿期待,“這是黨和國家對慈善事業賦予的新使命?!?/p>

除了慈善法,扶貧工作也是宮蒲光關注的重點之一。早在2019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前夕,宮蒲光就提出,中國將進入“后扶貧時代”,相對貧困依然存在。在他看來,如何加強農村相對貧困人口或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必將成為“后扶貧時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的關鍵。

“加強社會救助工作,是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睂m蒲光表示。

下一步重點

南方周末: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作為全國最大、最有影響力的樞紐型慈善組織,中華慈善總會今年有哪些工作安排?

宮蒲光: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于1994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全國性的慈善組織。成立27年來,中華慈善總會直接募集慈善款物共折合人民幣1300多億元,特別是在疫情防控中,總會共接收專項捐款3.45億元,接收捐贈物資價值約7.23億元,接管、運營了“中華慈善總會·湖北省慈善總會疫情防控捐贈物資聯合應急倉庫”,在支援全國各地、湖北抗疫斗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1年,我們將開展扶貧、醫療救助,推動以支持困難群眾、農民工和退役軍人返鄉創業為主要內容的扶助項目,探索“造血式”的慈善幫扶模式,把目光對準相對貧困人口及特殊困難人群,提供有針對性的精準幫扶,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基層社會治理。

南方周末:放在“十四五”規劃的背景下,在你看來,中國的慈善事業會有怎樣的發展前景?

宮蒲光:“十四五”時期,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社會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思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