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心煥先生瑣憶
(本文首發于2021年3月4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蔣心煥教授。
庚子之年即將結束的時候,又傳來了噩耗。蔣心煥先生以米壽之齡辭世,聞之不勝悲悼。因防疫要求嚴苛,學校師友告知不設靈堂,不舉行告別儀式,故無法親往,只能在心中默默祈禱,祈愿先生西行鶴駕,無風雪襲擾,一路祥和平安。
心煥先生亦吾師也。1980年我考入山東師范大學中文系讀本科,入學不久就見到了這位儒雅的長者,面孔清秀白皙,身材高大,操一口溫和而抑揚的南方口音,上課時總從容不迫,娓娓道來,且總面帶微笑,令人如坐春風。
那時的山東師大,正是在學術上蒸蒸日上之時,尤其是中國現代文學學科,因為擁有著名的前輩學者田仲濟先生,田先生身居副校長位置,不但在全國最早恢復了研究生招生,而且相繼調入了多位在現當代文學界嶄露頭角的中青年學者,學術氛圍空前活躍。記得我在1989年初冬,隨業師朱德發先生前往北京大學拜訪著名學者王瑤先生時,王先生就首先詢問田先生是否安好,并致達敬意,說田先生是現代文學研究的拓荒者。
我是在本科畢業工作了四年之后,又回到母校讀碩士研究生的。但說來慚愧,我在工作期間,主要是研讀了幾年歐美文學,因為所在的學校責我講授外國文學課程,以我那時的淺薄,只能是現搬現賣,并無暇顧及其它,而考研時又有些權宜想法,所以準備潦草。1988年春夏之交參加復試,記得導師組里就有蔣老師。我抽到了一道題目,大概是談一談茅盾的文章《從牯嶺到東京》。我腦袋一下就懵了,因為我雖讀過茅盾的大部分小說,但對他的隨筆和文論卻所知寥寥,只讀過他的《西洋文學通論》,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小珊